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手機微信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微信營銷 > 手機微信

無業(yè)青年扮“高富帥”微信“炫富”成詐騙常用伎倆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微信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成為違法犯罪的又一種工具。原本是無業(yè)青年,通過微信將自己包裝成年收入數十萬的外籍成功人士,在手機網絡上結識女性,以結婚等手段騙取對方信任后用各種理由索要錢款10萬元。今年3月24日,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被告人張某因詐騙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兩年10個月。

  今天下午,《法制日報》記者從當地警方了解到張某為騙取錢款而精心設計的一步步騙局,辦案警官介紹,此案中張某將自己偽裝成外國成功人士,而我國對于外國人管理比較嚴格,只要被害人稍加留心即可分辨;另外被害人因為虛榮心作祟多次給張某錢款,甚至將自家耕牛變賣供張某揮霍,致使受騙長達9個月之久,而此類案件一個共性問題就是不法分子在微信等聊天工具上多扮成‘高富帥’或‘白富美’,進而增加詐騙的成功率。

  微信上搖到“金龜婿”

  2012年11月4日,肖晴晴(化名)無聊地搖著手機,“叮”的一聲,一條“微信”信息發(fā)送過來。

  “你好,可以認識一下么?”對方問道。

  “你是誰?”肖晴晴回問。

  “我是一名外國人,叫田某,正好在大連這邊辦事。”對方回應道。

  肖晴晴慶幸自己“搖”到了一個“外國人”,她瀏覽了田某的微信用戶資料,大多記錄著各處旅游的照片,幾天后,他們決定見上一面。

  看著對面坐著的田某,肖晴晴起初什么特別的感覺,田某則自稱原來是一名中國人,后來留學某國,并加入該國國籍,在一家大型國企擔任法律顧問,年薪數十萬。聽了田某這樣一番自述,肖晴晴逐漸放松了警惕,她感覺自己又認識了一個朋友。

  第一次見面之后,田某和肖晴晴開始了在微信上頻繁聊天,1個月后,兩人在去沈陽游玩的過程中確立了男女朋友關系。肖晴晴感覺自己能夠找到一個收入穩(wěn)定、工作體面的男朋友,十分滿意。

  在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后不久,田某去肖晴晴在大連鄉(xiāng)下的家中拜會了她的父母,聽說女兒釣到“金龜婿”,加上田某能說會道,哄得兩位老人很高興。

  田某在肖晴晴家中住了3天后,便和她回到大連開始了同居的生活。但幾天之后,田某告訴肖晴晴,他在去銀行給別人轉賬的時候,把手提包弄丟了,包內裝有身份證件、護照和銀行卡,現在一時間又補辦不了銀行卡,自己身上沒有現金。

  聽到這種情況,肖晴晴手足無措了,田某提議道:“我們不如回到你父母家里,那樣可以省下一些開銷,我也能去孝敬一下你的父母。”

  肖晴晴感覺無奈,但她當時相信這一切只是暫時的,兩人便回到了肖晴晴農村的家中。

  在肖晴晴家中住了幾天之后,田中稱自己要去北京補辦護照和銀行卡等手續(xù),但現在身上并沒有余錢了,希望肖晴晴資助自己,肖晴晴母親便給了田某1萬元現金。

  兩天之后,田某從北京回來,他稱短時間內辦不下證件來,不過等證件和銀行卡補辦好,立馬就還錢。

  到了農歷蛇年春節(jié),田某以多買鞭炮慶祝春節(jié)等理由向肖家要了1萬元現金,2013年4月份,田某又以幫肖家裝修房子為由索要了5萬元。

  就在房子裝修一新時,肖晴晴發(fā)現自己懷孕了,而某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表現得十分開心,并稱:“我們結婚吧,婚禮就定在今年7月25日,到時候我給你家10萬元彩禮。”

  然而隨著婚期的臨近,田某卻變得忙碌,有時候兩三天才回來一次,期間還以單位織他到廣東開發(fā)市場需要學習粵語為由,又向肖家要了兩萬元現金。

  同時交往多名女網友

  2013年7月份,肖晴晴的孕像已很明顯,但這時田某卻忽隱忽現,始終沒有兌現承諾的彩禮,7月17日,面對肖家眾多親友的一再質疑,田某坦白了詐騙肖家錢財的一切。

  隨后,田某被(大連)瓦房店市東崗邊防派出所民警抓獲,經查,田某系大連郊區(qū)的一名農民,真實名字叫張某。

  今年3月24日,大連市瓦房店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兩年10個月。

  一個農民怎么能輕而易舉的騙取了肖晴晴的一家人信任呢?

  辦案民警張羽介紹,張某本身是一名無業(yè)青年,他通過微信等手機軟件,認識了數名女青年,并利用花言巧語,騙取年輕女孩的信任,并以交朋友為名在一起廝混、騙取其錢財。而認識肖晴晴,也是這樣一個目的,張某發(fā)現肖晴晴父母都對其也深信不疑,就索性一直騙下去,直到被發(fā)現。

  警方通過調查了解到,張某借辦理護照、學習“粵語”等名義,騙取了肖家10萬元錢財,并將之揮霍,在肖晴晴懷孕期間,張某還用騙取的錢財到廣東等地約見女網友。而肖晴晴父母認定張某是“金龜婿”,經常同鄰居夸贊其各種優(yōu)點,甚至還賣掉自家耕?;I錢供張某揮霍。

  扮“高富帥”滿足虛榮心

  近年來,網友遭遇詐騙案件時有發(fā)生,不法分子利用了各類聊天工具,結交網友、騙財騙色,但是像張某冒充外國人能夠進行長達9個月的詐騙比較少見。

  張羽表示,在此案中,被害人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張某在行騙的過程中,使用了外國人身份,而我國對于外國人管理比較嚴格,查證一個人是否為外國籍比較容易,但肖家人竟在長達多半年的時間里面對張某言聽計從,從來沒有懷疑過。針對張某借口護照丟失要到北京補辦護照和銀行卡的說法,如果肖家人稍微留心一下,或是具備一些法律知識便可識破。

  “此類案件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不法分子用盡一些辦法在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上將自己裝扮成‘高富帥’或‘白富美’,來滿足被害人的虛榮心,進而增加詐騙的成功率。”辦案民警郝大衛(wèi)分析稱,在此案中,張某向肖家人吹噓年薪數十萬,銀行卡里還有數十萬存款,在從肖家人手中騙取錢財時,反復強調用自己的工資抵扣等等,而肖晴晴母親為了讓肖家在村子里有面子,不惜變賣耕牛供張某揮霍。

  郝大衛(wèi)同時表示,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不過是為人與人之間溝通增加了新的方式和手段,透過這些功能,還必須回到實際生活的人與人交往中,彼此之間還是要建立一種基本的警惕性,不要因為嘗試了新奇,就天真地認為撿到了“餡餅”,如果遇到可疑之處,應立即報警

發(fā)布:2007-02-14 10:43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泛普手機微信其他應用

微營銷 微信推廣 微信營銷軟件 微信二維碼 微信商城 微信支付 微信開店 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平臺登錄 微信怎么玩 微信認證 下載微信到手機 手機微信 微信官網 微信網頁版 電腦微信 微信電腦版 微信公眾平臺注冊 微信注冊 微信公眾號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