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澳大利亞建筑抗震能力調查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澳洲新移民報特別策劃澳大利亞建筑抗震能力調查---

如果澳大利亞七級地震  我們安全嗎?

 

(本報記者劉蕓)地震離澳大利亞并不遙遠。

2010年4月20日澳大利亞金礦區(qū)發(fā)生5.2級地震;7月2日鄰居島國瓦努阿圖發(fā)生6.4級地震;7月31日澳大利亞南澳地區(qū)發(fā)生4.2級地震。當近期新西蘭7.2級的強震發(fā)生時,作為鄰居的澳大利亞十分警覺。9月7日,有澳大利亞地震專家更是預測,根據澳洲地層結構的組成和現在發(fā)現的不少斷層線,澳大利亞也可能發(fā)生與新西蘭相同級別地震。這一重磅消息使地震問題成為澳大利亞民眾眼下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地震中,有96%的受害者是因為建筑倒塌而喪身。人口密度的因素外,不同的建筑質量直接影響和決定了地震中受害人數的多寡。近50年來級別相同的地震,在發(fā)展中國家造成的死亡人數要比發(fā)達國家高20倍以上。1994年美國洛杉磯的6.6級地震死亡人數只有62人;2003年美國加州6.5級地震只有40棟老建筑倒塌;中國汶川的8.0級地震死亡人數卻高達10萬多人。今年發(fā)生的海地地震和中國玉樹的地震也是一個明例。海地和玉樹都比新西蘭地震的震級低,但是在傷亡方面卻重得多。海地7.0級地震,造成11萬3千多人死亡;玉樹7.1級地震,2200多人遇難;而新西蘭7.2級地震,只有兩個人受重傷。那么,澳大利亞的建筑質量及其抗震能力究竟怎么樣?與新西蘭同處澳洲大陸的澳大利亞的地質結構如何?新西蘭零死亡的奇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西蘭政府對新型抗震技術的規(guī)模使用和對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化管理,澳大利亞房屋建筑的抗震技術在多大程度上被推廣和使用?政府在房屋建筑的標準化管理方面又是怎樣的情況?請看《新移民》本期特別奉獻,災難來臨,我們安全嗎?

 

 

澳大利亞不屬地震帶  防范颶風成房屋建筑重點

  澳大利亞大陸有著世界上最漫長和最復雜的地質演化史,其基本構造格架形成于中新生代。澳大利亞大陸主體由厚的巖石圈組成,巖石圈最厚達150公里。大陸殼主體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顯生代花崗巖和片麻巖組成,薄的、主要為顯生代的沉積巖蓋層覆蓋在其上。大地構造背景上,澳大利亞大陸曾是岡瓦納古大陸的一部分。簡言之,用通俗的話說,地質結構說明澳大利亞不屬于地震帶。

 

澳大利亞在過去10年中,有記錄的地震近3600次。就統(tǒng)計數據上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難發(fā)生毀滅性地震的地區(qū)之一,而那樣的地震近年來在亞洲以及南美均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傷亡。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之一,乃是1989年的紐卡素地震,這場震級為5.6的地震,造成了13人死亡。

 

墨爾本知名的Central Equalty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的Victor Li告訴《新移民》記者:“澳大利亞的相關部門對于建筑抗震的問題提及比較少,可能是因為歷史原因,澳大利亞并沒有經常發(fā)生地震。所以政府更強調建筑的防風問題,例如維多利亞州這邊風很大,所以政府要求建筑商在建設房子的時候必須考慮它對承受風的壓力的問題,對于防風的指數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與此同時,近年來政府對于房屋防火的問題也有了明文的規(guī)定”。事實上,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像澳大利亞一樣,經受過颶風如此之多的侵襲。僅北部首府達爾文就曾在1875、1878、1917、1935和1974等年份多次遭受颶風襲擊。而1974年圣誕節(jié)前夜的颶風使澳大利亞人感到震驚,90%的建筑物被損壞,所有的通訊被中斷,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市不存在了。風暴平靜下來,2萬余人無家可歸。關于重新設計或是搬遷這座城市的討論持續(xù)了很長時間,但最終,倔強的澳大利亞人讓這座城市又在原址上建了起來,甚至連街道、建筑設計也與原來一樣,只是堅固了許多。經過那場風災,達爾文現在的居民達10萬人,許多新建筑物都以抵擋強風為準則來設計。Victor Li介紹:“防震,據我所知沒有特別的強調”。墨爾本大學建筑系畢業(yè)、執(zhí)牌建造師的Jason Oskar對于這個問題同樣表示了認同:“在我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并沒有聽說這里建造房屋需要考慮防震問題,只是對于地基的尺寸和深度有具體的規(guī)定”。 Victor告訴記者,“澳大利亞建筑重點考慮的并不是防震的問題,而是對于地基下陷等現象的考慮”。

 

沿襲英國建筑體系   嚴控房屋建筑每個進程

據了解,在澳洲,房地產開發(fā)商只要具備相應的注冊資金,到政府部門申請執(zhí)照,登記后即可成立。澳洲政府沒有規(guī)定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必須具有資質,但是嚴格規(guī)定了規(guī)劃設計師、建筑師、營銷策劃師、澳洲房地產中介人員必須具有政府頒發(fā)的資質證書才能執(zhí)業(yè)。澳洲的大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從業(yè)人員中有設計師、建筑師、營銷專家和市場研究人員,但多數企業(yè)僅有幾個財務專家,每建一棟住宅請設計師設計,找建筑師征求意見,提出施工方案,委托建筑師雇工人施工,完全是一種合同關系。在澳洲建造一套住宅,只要符合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整個過程完全是一種個人行為。Jason Oskar告訴《新移民》記者:“在澳大利亞,對于房屋建筑商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般沒有學歷要求,但要求他們具有專科專業(yè)證書,并且需要擁有3年的工作經驗,與此同時,還必須有已經是建筑師的人推薦才可以獲得”。 Victor Li補充說:“對于高層建筑來說,政府對建造商的要求和審核就更加嚴格了,除了必須是建筑協(xié)會的成員外,還有許多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他說:“澳大利亞沿襲了英國的建筑體系,他們的建房技術在全世界來看都是非常卓越的。這里的房子一般以一百年的使用壽命來考慮,所以常常會聽到說這里的房子奉行的是‘百年計劃’,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對于澳大利亞的房子的安全問題還是可以放心的”。同時,他還強調,“在澳大利亞建造房子,不光要遵守國家要求,同時還必須遵循各個區(qū)、市政廳所提出的要求”。 Australian Profile建筑外裝內裝材料公司的沈先生告訴記者:“澳洲的建筑商分為Builder和Owner Builder。前者和后者的區(qū)別是前者主要建房以營利為目的,而后者只是因為自己需要房子住,而為自己建造房屋,這樣的話在質量方面可能會差一點。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建筑商所建造的房子都會由市政廳監(jiān)理辦公室的專屬人員進行監(jiān)督,通常他們會對一座正在建造的房屋進行三次監(jiān)視,第一次在打地基的時候,他們會確保建造者在選擇材料方面有沒有偷工減料,是否按照規(guī)格辦事,主要是看鋼筋排放的數量夠不夠;第二次一般在安裝木架的時候,檢查電,氣,水等的管道安裝是否安全、符合要求;最后一次是在入住以前,為了確保住戶安全,他們還會再一次檢查水電路線是否存在隱患,包括水管是否有漏水現象等等”。他說:“總體來說澳洲的建筑市場還是相對比較規(guī)范的,而建筑商們?yōu)榱瞬粊G掉得來不易的執(zhí)照也會相對律己”。

 

澳大利亞民房多為木質結構  高層建筑存有隱患

中國西南資深建筑工程師、地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中國的房子有磚混結構或者是磚木結構,也有框架結構,還有端木和鋼架結構。近年來,由于幾次大地震的發(fā)生中國政府越來越強調房屋抗震級別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對于房屋的抗震指數要求在防震7到8級。但是真正是不是可以達到這個指數就不得而知了”。 而Australian Profile的沈先生介紹說:“澳大利亞的房子大多為磚木結構,端木結構或者框架結構。這里是沒有抗震方面規(guī)定的。往往中國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需要打很深的地基,去確保房屋不會塌陷,或者說具有防震的效果;可是澳大利亞不這樣講,他們打的地基也遠遠沒有中國的深,他們通常只是從表面挖下去一點,然后倒上水泥,使水泥形成一塊整體,然后直接在上面建房子。這本身也是因為這里的房子較輕的關系”。劉先生解釋說,“這種情況在中國稱為混凝土條基,只用于一些低矮的建筑,13層以上高樓是絕對不能下這樣的地基的”。墨爾本市資深房屋建筑商、維州福清同鄉(xiāng)會會長林立振先生對于澳大利亞的情況作了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所有房子在動工之前都需要進行土壤測試,工程師根據土壤的情況進行分析看這塊地皮上應該建造什么樣的房子。通常情況下木質結構單層獨棟和三層以下的房子地基為70公分深,30公分寬。但是通常我的房子都會打到45公分。因為在測量和施工過程中難免存在偏差,水泥多加一點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地基不夠,問題就大了。至于三層以上的小高層,中高層甚至高層建筑在打地基前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測量和計算,這些都是工程師需要做的事情,那樣的地基可能很深了”。

 

林立振先生還告訴記者:“澳大利亞的民用房一般是木質結構,也有部分木質、部分磚結構的磚木結構,而高層建筑一般采取鋼筋混凝土,或者是鋼結構。例如市中心的十層以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因這些房子大都是十幾年前的房子了,一般不會考慮它的抗震系數,如大地震來了還真是沒人可以保證”。墨爾本BAO Engineering建筑建材公司負責人胡先生告訴記者:“據我了解,政府并沒有對于民用建筑的抗震系數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但是對于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規(guī)定是非常嚴格的,什么樣的建筑應該使用那種規(guī)格的材料,都有相關規(guī)定,這些可以在相關部門查詢”。

 

最后,Australian Profile沈先生總結性的告訴《新移民》記者:“澳大利亞的房屋質量整體上是相對安全的。首先行業(yè)內對于建筑商,建筑材料供應商,以及設計師和力學工程師的審核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其次,按照規(guī)定,目前民用建筑一般提倡‘使用輕型建筑材料’。重點一,盡量不使用鋼筋混凝土和重型材料;第二,兩層以上的民工建筑,在一樓以上必須使用輕型建筑材料,比如泡沫和薄水泥板。一方面節(jié)約了成本,從另一方面講一旦遇到像地震這樣的災害,沒有重物,一般的石膏板是壓不死人的。由于這里的房子是木框加少量磚的結構,所以就算木材和磚分離了,木質結構的房子也還會因為其有很好的韌性,并且相互著力而不容易倒塌”。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房開商在銷售他們的房屋時是不會提及房屋抗震問題的,尤其是高層建筑,目前提到比較多的是“五星級節(jié)能”問題。墨爾本市Professional地產Managing Director Sunny Lu告訴《新移民》記者,“不論是新房或者是二手房,在交易中,房產商一般不會向客戶介紹房屋的抗震問題,一般客戶也不會詢問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政府在制定相關規(guī)定的時候還是應該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畢竟地質情況是在變化的,不出問題就沒事,一旦出了問題那后果將會十分嚴重。作為民眾個人,在購買房屋時,一定要多個心眼,在關注房屋的區(qū)域和外形時,必須得關注一下它的抗震能力”。

抗震技術的規(guī)模運用與嚴格的管理標準   新西蘭打造零死亡傳奇

自上世紀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起,新西蘭就在其建筑設計中納入大量的抗震元素,如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橋梁上采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用一種含鉛的橡膠墊將建筑體和地基梁隔開。這種隔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對建筑物的沖擊。新西蘭的低層和多層居民住房多采用輕型木結構建筑。木結構的房屋在抗震方面有太多的優(yōu)勢:首先是重量輕,在地震中吸收的地震力?。黄浯?,平衡性優(yōu)于其他結構,不會輕易發(fā)生變形,而樓板和墻體體系形成的類似于箱形的空間結構更使得各構件之間能相互作用,即使受強力作用,整體結構也不會散架;此外,木結構韌性大,有很強的彈力恢復性,當受到瞬間連續(xù)沖擊時,主體結構即使與地基發(fā)生錯位也不至于崩塌。這種木結構建筑在1987 年新西蘭南島里氏6.7 級地震中,表現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因此,在新西蘭還有一種說法:“地震時在室內也安全。”其實,新西蘭的防震技術并不難掌握,更重要的是,新西蘭的建筑設計標準、施工水平、材料使用以及建造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處都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很少出現“豆腐渣”工程。新西蘭建筑法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在強震發(fā)生時,設計方和建設方必須能做到,保證建筑物不倒塌。

在新西蘭,每一棟商業(yè)或住宅建筑都須經當地地方議會批準并且嚴格按照國家建筑規(guī)范執(zhí)行。盡管這種嚴格的管理標準通常會使得建筑審查耗時過長,而且成本不菲,并因此而屢遭批評,但是強震下的“零死亡”作證:這樣的費時費力費錢是絕對值得的,因為它挽救了生命。

 

 

發(fā)布:2007-07-27 10:5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管理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