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鄭時齡:不僅是當代建筑批評的先行者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鄭時齡認為文化底蘊不夠是中國建筑教育的先天性問題,會帶來后勁不足的影響,會令中國建筑師走向世界的路途更加漫長。

鄭時齡

鄭時齡院士是一位建筑文化的友好使者,他曾經擔任過同濟大學副校長,并身兼法國建筑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建筑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他不僅有設計作品,更在建筑和城市設計的理論方面著述頗豐。走近鄭時齡,你不難感受到他的謙虛、睿智、風趣、博學,他是一個心中裝著天下的建筑師和城市設計師。他善長建筑批評,卻從不尖刻地諷刺任何建筑形象,他相信用準確、公道以及大眾化建筑語言,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建筑設計和城市環(huán)境中的真善美。

鄭時齡在2001年出版了著名的《建筑批評學》,成為當代中國建筑批評的先行者。在此之后,廣泛的閱歷和對城市建筑的責任感,讓他的建筑活動逐步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對他有過各種各樣的稱呼:鄭院士,他是中科院院士,并身兼法國建筑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筑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他的建筑實踐表現(xiàn)了創(chuàng)作活動的學術價值,始終關注建筑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性;鄭老師,他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空間研究所教授,長期事于建筑設計理論教學與研究,這是學生們最喜歡的稱呼,他一生勤于鉆研、誨人不倦;他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主題演繹顧問,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qū)和優(yōu)秀建筑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曾擔任上海建筑學會理事長,對上海城市風貌特色的維護、城市空間的梳理與更新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曾出國訪問80多次,曾應邀在意大利、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韓國和希臘等國的大學和學術論壇上作學術報告和主題報告,2007年榮獲意大利最高榮譽騎士勛章,他以學術走天下,以謙和大氣的中式外交把中國建筑文化向世界傳播。

走近鄭時齡,你不難感受到他的謙虛、睿智、風趣、博學,他是一個心中裝著天下的建筑師和城市設計師。他善長建筑批評,卻從不尖刻地諷刺任何建筑形象,他相信用準確、公道以及大眾化建筑語言,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建筑設計和城市環(huán)境中的真善美。

上海世博會的申辦與建設

2000年,鄭時齡受邀參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和籌辦工作,“世博會”這個主題為他的人生帶來了新的精彩與忙碌。最初,他擔任世博會主題演繹總策劃師(世博會的總策劃師共有4人,鄭時齡是來自建筑部門的專家),后來他又成為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主題演繹顧問,在上海世博會后,他還將應邀擔任意大利2015年米蘭世博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他為世博會做了大量相關研究,最近幾年發(fā)表了《世博與建筑》(2009)、《和諧城市的探索: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及規(guī)劃設計研究》(2008)、《世博園及世博場館建筑與規(guī)劃設計研究》(2007)、《世博會規(guī)劃設計研究》(2006)等有相當影響的論著。

鄭時齡說:“歷史上的上海曾被比作萬國建筑的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再一次發(fā)揮這個主題的深層次內涵。在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和世博規(guī)劃設計方案的評審過程中,政府起了主導作用。上海由于城市大拆大建式的開發(fā)比國內其它大城市起步稍晚(大約20世紀80年代后期),所以整個城市的整體結構保護相對要好一些。”從2002年開始,政府比較重視城市風貌的保護,采納了鄭時齡提出的以黃浦江和蘇州河濱水空間作為城市空間核心的思想,對黃浦江和蘇州河兩岸城市空間的改造,為世博會選址在上海市中心地區(qū)提供了前提條件;此外由于世博會用地的動遷很大,為了減少開支,一大批50年代建造的工業(yè)化建筑被保留下來。世博會選址上有300多家工廠,大都有很堅固的結構,他們代表著上海工業(yè)的起步期,是重要的歷史文物。政府和專家組經過討論,決定把文物建筑當成一種資源,并想方設法加以利用,形成了現(xiàn)在擁有一定懷舊特色的世博園區(qū)。例如在古老的江南制造局建起了世博會中國船舶館、上海溶劑廠的9棟小住宅如今變成了世博村里的酒店……它們既古老又時尚,成為當代建筑一種有意義的探索。整個世博會共保留了大約30萬平方米的老建筑,新建建筑200萬平方米,其中法國館、英國館、西班牙館、荷蘭館、波蘭館、德國館、丹麥館、芬蘭館……都極富特色,值得一看!中國館是中國建筑師第一次設計的世博會中國館,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它承載了太多的中國人民的厚望。”

在世博園的建設中,鄭時齡一直呼吁要給中國建筑師更多的設計機會。作為主題演繹顧問他對社會各界強調,上海世博會共有42個外國自建館,來自世界各國的建筑師在這里充分表達了他們對科技、文化和未來的理解。剩下來需要改造的展示館、新建館(包括42個租賃館、11個聯(lián)合館)以及世博村,希望中國本土建筑師來設計。后來,2007年4月,上海世博會最大的展示館——中國館,以全球華人為應征對象公開招標。懷著極大的熱情,鄭時齡以用中國紅旗為主題參加了這次競標,長方形的主館和五角星形的地區(qū)館,很好地詮釋了新中國的形象,雖然在造型和高度上沒有得到評委會的一致認可,但這個方案的如宏的氣勢和豐富的內涵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長達10年的時間參與上海世博會策劃與主題顧問,鄭時齡也曾提到其中的不足:“上海世博會建筑之間的距離偏小,我想應該做個人流分析,以確保世博期間的參觀安全;中國館如果設計的再平一點,用坡道解決展覽建筑的垂直交通可能更好……”鄭時齡就是這樣一個人,堅持用客觀的眼光看待和批評城市與建筑。他說當代建筑批評學在中國的發(fā)展還不盡人意,多是贊揚性的文字,其實建筑也要靠批評的推動。改革開放,使現(xiàn)在中國的建筑批評比30年前進步多了。批評不能一味地講不好,而是要挖掘那些有代表性的觀點,把它們放在較大的時代背景下比照和談論。

發(fā)布:2007-11-10 14:35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