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美術館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文化建筑 設計面臨挑戰(zhàn)
唐克揚,設計學博士、獨立策展人、唐克揚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美術館無疑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里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相形于舊的陳列場所,當代美術館的概念已經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如同蘇珊·麥克里奧德(Suzanne Macleod)在《重塑博物館空間》的引言里所概括的那樣:“挑戰(zhàn)來自于創(chuàng)造出富有包容性、可達性的空間,這樣的空間利于改造,積極響應當代的主題,由此才產生出了新的建筑和空間形態(tài)。”
在北京市奧林匹克中心區(qū)北側的空地上,中國將迎來一座新的國家美術館建筑,由法國讓·努韋爾事務所和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設計。迄今為止,對于這座受人矚目的建筑最終方案的猜測與評述都集中在它的創(chuàng)作“靈感”上。前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介紹說,這座建筑將“中國傳統文化溫婉含蓄的氣質融入了其總體意境中,而又沒有刻意放大某一個中國元素”。按照法國建筑師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漢字大寫的“一”既是最簡單直白的中國文字,也是用寫字、作畫的“第一筆”。無論對西方人還是中國人自己,中國傳統書法都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因為它兼具語言符號和造型藝術兩種特征,可以產生強烈的文化認同。
但是這樣一所美術館的設計所面對的挑戰(zhàn)又不僅僅是建筑的“形象”可以概括的。(中國)國家美術館新館在世界美術館的歷史上亦屬于規(guī)??涨暗捻椖?如果并不是最大項目的話),目前位于北京五四大街的中國美術館于1963年建成,其建筑面積只有新館規(guī)劃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負責這一項目的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謝小凡告訴我,為了使得中國公眾對這座建筑的立意有更好的理解,“天下一畫”方案仍將做進一步的深化和優(yōu)化。新的國家美術館有望在明年秋天破土動工,可以預期,這座總建筑面積達到12.86萬平方米的巨型美術館將有很多艱巨的工作要做。
2010年以來,我見證了(中國)國家美術館新館的籌備和國際建筑競賽。前不久,這個項目在中法兩國領導人的共同關注下得以啟動,相信將來還會有陸續(xù)的深度報道。人們關心的或許是,美術館建筑的設計是否應當有某種預設?提出這樣的問題當然是有一定前提的,它針對的是我們所關心的“公共”美術館的建筑設計原則,不像某些私人投資運營的美術館,“公共”美術館的建筑設計原則對于業(yè)主、建筑師和使用者三方同樣重要,它的成敗取決于社會各界是否能在建筑的“經濟、實用、美觀”間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同時也是在現實條件和未來理想之間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它也就是麥克里奧德所說的“富有包容性、可達性的空間”。
僅從建筑專業(yè)角度而言,該項目的方案設計招標過程經歷了國內項目很少見的反復運籌和探討。早在2012年就已經啟動的國際競賽受到國際建筑設計界的高度重視,前后三輪遴選中,至少有7位普利茲克獎——有“國際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獲得者以及幾乎所有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師、建筑設計院參與其中。更不用說,業(yè)主在準備招標的階段中也做了不少細致的工作,特別是對美術館的特殊功能需要做了好幾輪精心的梳理。
但是“美術館”到底應該有什么樣的功能?就目前而言,恐怕沒有誰能夠當然地自居為“專家”,這恐怕是中國當下文化建筑實踐的一個特點;無論外方還是中方,設計專業(yè)人員掌握必要的技術工具,但往往并不是真正的使用者,也對大的文化現象缺乏反思的自覺性;業(yè)主很大程度上擁有了解設計細節(jié)的便利,不過自身同樣也需要學習——公眾作為使用者理應得到最大的尊重,但是在沒有和其他兩方協商之前,他們浮在空中的“權利”并沒有合適的確實的載體來表達。這里所討論的公共美術館建筑設計要義并不是截然的單邊“定則”,而是一系列相對開放,同時又具有約定性的“邊界”,需要細致、理性和可行的解決方案。
一座和中國有關的公共美術館,無論是誰來設計,首先應充分體現“此時、此地”的要求。“此時”指的是這樣的美術館在中國當代文化中“繼往開來”的可能性,畢竟,投資不菲的美術館建筑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建設的姿態(tài),有著即時而久遠的影響,它不像機場、體育場那樣,諸如此類“專業(yè)建筑”功能的設定有著相對的穩(wěn)定性,放到哪里也都可以。在中國,美術館的專業(yè)和社會功能和“藝術”本身一樣,往往實踐大大領先于理論,“實現”和“完成”并不是決定一切的標準,實踐的合理性尚待全面的研究和討論,因此,大型項目的設計及其后續(xù)使用,對于蓬勃發(fā)展的同類項目有著指標性的意義。至于“此地”,所指的則是那些能夠代表國家形象和區(qū)域形象的美術館對所在城市的意義,即使是一座國家級的建筑,也將落實在具體的城市環(huán)境中,這些建筑是否能夠對所在區(qū)域的建設和規(guī)劃起到具體的促進作用,是最值得決策人憂慮的問題。
中國建設行業(yè)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工程造價信息價、指導價、參考價,登錄http://查看更多……
- 1關于建設項目代建制與工程總承包的探討
- 2灌區(qū)農業(yè)水資源承載力模型研究
- 3土方工程知識
- 4項目管理:項目部管理機制初探
- 5【碩士】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 6工程總承包荊棘路
- 7發(fā)展智能建筑能促進智慧城市建設 降低能耗
- 8快硬硅酸鹽水泥的抗壓強度等級以什么d齡期的抗壓強度來表示
- 9水利建設與管理的反思
- 10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復習資料——水庫特征水位
- 11[青海]大廈裝修工程竣工報驗資料表格匯總(35個)
- 12建筑工程:工程項目的變更管理
- 13時評:“第一高樓”變身西瓜地能否警世
- 142015年一級建造師《專業(yè)工程管理與實務》復習資料(5)
- 15關于加強水土保持預防監(jiān)督工作的通知
- 160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輔導資料(55)
- 17安全工程師輔導要點:電氣引燃源
- 18低揚程泵和泵站水力裝置原_模型參數換算研究_下_
- 19漢江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及流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 20地下水概論課件之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 21水土保持工程定額數據庫
- 22王鐵宏:有些“新奇特”地標建筑不符低碳標準會被排除
- 23時評:規(guī)劃“朝令夕改”怎如“一張好藍圖繪到底”
- 24造價通陽謀大數據:不是一兩天的事兒
- 25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實施要點
- 26智能建筑工程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
- 27工程領域中的概念設計及創(chuàng)新
- 28暴婕: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需注重遺產與文化保護
- 29楊茜:景觀設計師的圓夢之旅
- 30建筑工程不可接受風險清單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