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結構施工圖審查的一些問題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及其它安全性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延用老版規(guī)范引起的問題 

部分工程跨年度設計,與新版規(guī)范配套軟件修編工作滯后有關。一些新版規(guī)范修改的內容在施工圖中沒有反映。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對一些基本的、屬于強制性條文內容的改變較多,如:鋼筋種類名稱與強度值、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等比老規(guī)范有所提高。不少設計院的設計總說明的修改工作沒有跟上,個別設計人員對新版規(guī)范學習不夠,在計算書、圖紙說明、附注中仍引用老版規(guī)范規(guī)定。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突出的修改是: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及埋深或按單樁承載力確定樁數(shù)時,傳至基礎或承臺底面上的荷載效應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或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對這更改有些人不適應,仍用老規(guī)范設計。 

設計人員沒有引起重視的還有: 

a、樁身承載力的設計改為“樁身混凝土強度應滿足樁的承載力設計要求”。計算公式中,原工藝系數(shù)、重要性系數(shù)改為工作條件系數(shù),控制要嚴了。不少工程的樁不能滿足新規(guī)范。 

b、“施工完成后工程樁應進行豎向承載力檢驗”。這條強制性條文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視。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JGJ106-2003寫得更明確,“工程樁應進行單樁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抽樣檢測”。 

c、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有些設計提了個經驗數(shù)據(jù),不符合強制性條文:“應通過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或采用增強體的載荷試驗結果和其周邊的承載力特征值結合經驗確定”。 

3、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7-2002的風荷載、雪荷載,經統(tǒng)計分析確定重現(xiàn)期由原30年改為重視期為50年,數(shù)值有所提高。而部分設計說明與計算輸入數(shù)值沒有改過來。對一些高、柔的高層建筑,風載的傾覆力矩大于地震傾覆力矩時,沒有按照規(guī)范“對于高層建筑、高聳結構以及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其它結構,基本風壓應適當提高”。高層規(guī)程JGJ3-2002(3.2.2)有相同的更具體的規(guī)定。 

4、在各類砌體設計值調整系數(shù)中,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多了一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C級的調整系數(shù)(γa=0.89)。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3-2002(3.0.10)對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有明確規(guī)定,不少工程的設計說明缺少質量控制等級的要求。 


二、設計者處理不當引起的問題 

1、不少施工圖最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構件配筋小于計算書中的數(shù)值,從而產生安全問題。 

2、多層、高層裙房屋面為不上人的輕鋼屋面時,不考慮積雪分布系數(shù)。而該系數(shù)局部區(qū)域可達到2。在南京地區(qū),這類屋面將是控制荷載。而有些工程只輸0.5kPa的活載,沒有考慮比其大的雪載而產生安全問題。 

3、非結構構件尤其是圍護結構,常發(fā)生沒有“玻璃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埋設”的設計說明與標準。 

4、下列問題在抗震設計中尤其明顯: 

a、磚混結構,送審計算書中只有水平地震力的計算,而沒有小截面砌體結構的豎向承載力計算。 

b、場地類別說明與勘察報告不一致;計算輸入的信息與設計說明不一致。 

c、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選擇不當。 

當建筑的抗震類別為乙類時,不按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后查對規(guī)范表格確定抗震等級。 

短肢剪力墻結構及轉換層位置在三層以上的框支柱與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等的抗震等級,沒有按規(guī)定提高一級。 

d、框架柱中、角柱沒有獨立編號,而中柱、邊柱配筋率取最小值時,角柱配筋率就不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表6.3.8-1的要求。 

e、當梁端縱向配筋大于2%時,框架梁的箍筋直徑沒有按規(guī)定應增加2mm。 

f、由于計算簡圖不當,產生構件安全問題。 

梁端與剪力墻正交時,計算分析梁端負彎矩很大(配筋較大)而墻體較薄,其局部抗力與梁端抗力不得平衡而產生局部轉動,使梁的跨中彎矩不足。當梁端作用在一字形等墻邊緣構件時,出平面彎矩對邊緣構件極為不利。因為此時塑性鉸首先在邊緣上產生對墻肢強度剛度削弱很大。 

g、個別工程將抗震縫分開的幾個獨立結構單元同時一起輸入,未作多塔結構處理及縫中分布樓板的措施,抗震分析時作無縫整體分析。有的作多塔處理,但抗震分析時,一個方向只取三個周期,個數(shù)小于塔數(shù)。以上分析結果都不正確。 


三、人防工程設計的問題 

1、用理正軟件設計人防板時,板的邊界條件常簡單假定為固結。而相鄰側板、頂板呈單向板,線剛度比計算板要小得多。 

2、6B級的人防抗力等級沒有設計標準,現(xiàn)有設計非常混亂。 

頂板荷載,有通知用坍塌荷載。坍塌荷載沒有規(guī)范規(guī)定,有的套用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38-94(4.5.10)條中“防空地下室室外開敞式防倒塌棚架……由房屋倒塌產生的垂直等效荷載標準值取50kN/㎡”。對于房屋下面的人防工程是不適用的,對混凝土結構在6級5級時是不倒塌的,詳見GB50038-94(3.4.2)條文說明。該值明顯不合理。相鄰磚混結構倒塌距離為0.5H(磚混高度),而南京地區(qū)一般房屋的距離大于該值。 

對側墻、底板是否要計算也沒有規(guī)定,結構設計沒有依據(jù),審查也無可參考的資料。這個問題,請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有個規(guī)定,請有關部門拿出具體的技術要求。不能各做各的,沒有標準,無法審查。 


四、對審查意見答復的問題 

對審查意見的答復一般都很認真,按審查意見修改圖紙、補充設計、出修改通知單,并隨同答復一起送交核查。 

也有個別不認真,簡單答復“同意”,“交底時與施工單位交代”,“今后計算中注意,本工程鋼筋已放大……”。 


五、審查意見自身的問題 

一般審查意見都清楚明白,分四部分: 

1、設計深度。 

2、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問題。 

3、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問題。 

4、優(yōu)化建議或其它問題。 

提出問題同時指出有關的規(guī)范條目。 

也有少數(shù)的審查意見,只有意見不寫相應的條目,也不分強制性條文的問題、強制性標準的問題。個別將強制性標準問題當作強制性條文,把設計深度不夠也納入強制性問題。也有個別人把個人的不準確理解強加于人。
 

發(fā)布:2007-07-27 15:54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