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贊”騙局多發(fā) 微信成“?!毙攀褂眯柚斏?/h1>
![](http://zixun.weixinla.com/uploads/allimg/140424/8-140424144510J0.jpg)
據報道,最近,微信圈流行一種點“贊”活動——“朋友們快點贊,集滿28個就能免費獲得港澳游”,只要用戶轉載商家的信息并獲得微信好友一定數量的“贊”就可以免費旅游。經旅游部門證實,此類活動多涉嫌虛假宣傳,強制游客在香港購物。眼下,微信集“贊”泥沙俱下,騙局多發(fā)。對此,我們不妨來聽聽各方人士的看法。
揭秘常見騙術的心理原理
張結海(知名心理學者)
不瞞各位:我人生的一個最大目標是想制造一起轟動全國的“騙局”。
之所以立下這樣一個雄心壯志,緣于多年前的一次閱讀:一個預言大師,能夠準確地預測生男生女,他行走江湖一輩子,沒有出現一次“差錯”。臨死前才把秘訣傳給徒弟。說到那個秘訣,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反應——猛拍大腿,太妙了!如此洞察人心,連心理學家們都會自慚形穢。從此,收集騙局、分析騙局成了我的一個業(yè)余愛好。
我發(fā)現,目前常見的騙局有三類:餡餅類、情感類、危機類。
餡餅類騙術最常見,原理也很簡單,利用貪小便宜的心理引你上鉤,最近的“微信點‘贊’”就屬于這一類。前幾天我一個朋友給我發(fā)微信,讓我給她點一個“贊”,說什么可以獲得免費的海南游,我提醒她別上當了。果不其然,她剛剛打電話告訴我,這個所謂的免費游其實就是個零團費購物游。所幸她沒上鉤。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點‘贊’”從心理學原理上看有了新發(fā)展,它不是直接告訴你中了一個大獎、獲得一個免費旅游的機會,它讓你先點贊。這對騙子而言有什么好處呢?第一,直接中獎太老套,相信的人已經很少。第二也是更重要的,點“贊”,你付出了勞動,不知不覺,你就會掉入“沉沒成本”陷阱。
什么是沉沒成本(Sunk cost)陷阱?簡單地說,就是你開始了一件事,你就舍不得放棄。一個企業(yè)推出一個新產品,盡管賠錢,很多企業(yè)卻用賺錢的產品來填補這個虧損,無法自拔。同樣的道理,有一個女孩已經意識到點贊贏iphone是騙局,還是把郵寄費給了騙子。
預防餡餅類騙術不難,秘訣是,見“免費”兩個字就躲。要說真正防不勝防的是危機類騙局,電信詐騙許多人都知道了吧,但前不久還是把女神湯唯給騙了。其實,就在湯唯被騙之前,一個上海的女高管被騙幾千萬,創(chuàng)歷史新紀錄。
電信詐騙到底神奇在哪里?理解危機類騙局的關鍵詞是“應激”,遇到危機事件,我們的身體會處于一種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這就是應激。應激會帶來兩個結果:第一,決策水平下降;第二,行動傾向。
還記得日本核泄漏帶來的鹽荒嗎?為什么一著急我們會去買鹽呢?這是因為應激狀態(tài)會提升人體的腎上腺素分泌水平,腎上腺素一上升,人就坐不住。用一句話總結危機類騙局的心理秘密,那就是把一個坐著的正常人變成一個坐不住的傻子——就像中了邪一樣,不可理喻。
這就是為什么電信詐騙至今還能攻城掠寨的真正原因。
順帶提一句,我已經悄然放棄了我那個人生最大目標,因為湯唯都被騙了,我再要想轟動全國,那得騙誰?
微信騙“贊”為何難防?
李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近日,不少媒體揭露出利用微信進行詐騙的新手法。有的惡德商家利用微信發(fā)送廣告,稱征集點“贊”可免費旅游,但所謂的旅游只是一系列強制購物項目。有的咨詢公司用各種“性格測試”為幌子,騙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更有不法分子稱用“贊”可換取獎品,但卻借此行騙,要求“中獎者”先匯出“運費”、“稅金”等。
其實,這些微信騙局并不新鮮,只是一些市面上早已傳播甚廣的騙局的翻版。但是,微信騙局中招的幾率卻大幅上升,筆者也曾經手賤點過不少廣告和測試。究其原因,一是這些騙局利用了微信和點“贊”的特點,覆蓋上了一層更“和藹可親”的外衣。二是這樣的騙局更符合“戰(zhàn)略思維”,確實更值得警惕。
首先,相對于微博,微信是更為私密的網絡社交圈。用戶一般是通過手機通訊錄、QQ通訊錄等熟人關系網匯集朋友。再加上微信綁定手機,用戶自然認為微信上的都是熟人,也對熟人發(fā)送或轉發(fā)的信息放松了警惕。然而,用戶們卻忘記了所謂“公眾號”的存在,這些或為推送新聞訊息,或為推送廣告的群體成為了微信這個相對封閉圈子里的“外來者”,其傳遞的信息又通過微信中的“朋友圈”廣為傳播。難保這些“不請自來”的“公眾號”中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事實上,多數微信騙局也發(fā)端于“公眾號”。
其次,點贊這個功能在微信里被發(fā)揚光大了。由于微信圈里都是熟人,能夠召集出多少“贊”已經不僅僅取決于用戶發(fā)送信心的價值,而是取決于用戶自身的受歡迎程度。對于不少人來說,通過一些轉發(fā)信息征集“贊”是體現其個人魅力的絕佳機會,要是靠這個又能換取獎品、旅游,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然后,自己就把自己框進去了。
最后,騙術與人類任何有意圖的行為一樣,越是符合戰(zhàn)略的邏輯,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而所謂戰(zhàn)略邏輯,就是讓整個行動顯得足夠復雜,邏輯鏈條盡可能長,讓人難以看清其真實目的。正如戰(zhàn)略大師李德·哈特所說,越是“間接”的“旁敲側擊”的策略越是好策略。用微信行騙,哪怕是最簡單的騙局也多加了一層圈套。這樣的忽悠,的確難防。
集“贊”當規(guī)范,但仍需持“買者小心”原則
和靜鈞(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
集到一定數量的“贊”,就可以獲得被贊企業(yè)或商家的禮品,這是當前流行于微信等社交網站朋友圈里一項活動。聽起來禮品唾手可得,然而事實卻并不這樣。我們有什么法律手段可以規(guī)范這一“贊市場”的交易行為呢?
首先,我們來認定一下“集‘贊’者”的法律身份。在最初商家發(fā)出的活動中,禮品的潛在獲得者,是那些把商家的商品信息推廣給一定數量微信朋友,并獲得微信好友足夠多的點“贊”評價的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他是一個“再傳播中介”者,他獲贈品,是他憑推廣指定信息而得到的報酬。而他一旦贏取商家或企業(yè)的禮品,并開始享用這些禮品時,才成為“消費者”。
也就是說,第一階段中我們并不適用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捍衛(wèi)那些辛苦集“贊”最后禮品縮小或根本沒有禮品的人們的權益?!稄V告法》等法律對欺詐性廣告宣傳有震懾作用,但對于利用朋友圈等較小眾范圍里的網絡營銷,認定欺詐的“嚴重情節(jié)”,是個不容易的問題,那些社交網絡朋友圈中的“小恩小騙”,就如日常生活中友情邀約一樣,沒有一個真正的合同約束,根本無法適用于傳統廣告中的“虛假信息”或“虛假宣傳”的界定。
而在第二個階段,一旦集“贊”者收到禮物,并開始消費禮物,卻發(fā)現禮物的質量問題,那當然適用于《消法》,就如集“贊”者獲免費旅游,結果是一場精心布局的強制購物旅游。受害者可依《消法》積極捍衛(wèi)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也可以訴諸于其他法律,如禁止強制購物的《旅游法》等。
依筆者的觀察,集“贊”糾紛中,大多發(fā)生于第一階段,商家和企業(yè)一般通過“禮品總量控制”或“禮品質量控制”,盡量避免把糾紛帶入更具法律執(zhí)行力的第二階段。所以,籠統地說,集“贊”這一領域,仍屬“無法無天”之地,現有法律立場上,應持“買者小心”的原則,也就是說參與前自己就要謹慎,一旦受騙,也只能怪自己不小心。
“贊”是網絡中快速獲取正面評價的操作,作為理性人,點贊者必然出于對該產品的全面評估,并得出它應是個好的、正面的、可以讓好友們分享的產品或服務的結論。“點‘贊’黨”的出現,和“友情支持好友點贊”的拉票活動,已經使“贊”偏離了法律能從其字面能認定的意思。
另一個角度上看,盲目地追逐禮品而集“贊”,也使網絡營銷的企業(yè)與商家不能把正面的推廣消息送達到有效的客戶手中?;貧w“贊”的本意,就是“買者小心”應做的第一步,有了理性與守常識之買者,還怕網絡營銷中那些小伎倆?
相關文章:
- 1微信公眾平臺執(zhí)行的將來營利銷售是送達式的嗎?
- 2新疆伽師縣民警用微信找到走失的孩子
- 3諾基亞N9能安裝微信軟件問題
- 4微博微信談文明 可贏電話充值卡
- 5“1個好漢,3個幫”微信互動有禮活動
- 6微信圈一條消息廣為流傳 走訪“車險上浮10%”是謠言
- 7微信公眾平臺推廣的新紀元銷售營銷是投遞式的嗎?
- 8關注上海鐵路局官方微信可查詢列車是否晚點
- 9微信好友設限:不能超過5000個
- 10巴南微信舉報貪腐
- 11騙子又盯上微信“朋友圈”了
- 12加微信當護水志愿者
- 13微信搖一搖功能的聲音是否默認為同一種?
- 14知名主播吳小莉談微信沃卡:微信群辦公更高效
- 15京東副總裁侯艷平:對微信入口表現很滿意
- 16iPhone版微信使用cmwap時顯示未連接原因
- 17絕不外傳的微信約炮秘籍!?。?/a>
- 18微信推送簡歷走紅 5名企爭要女漢子
- 19微信賬號保護功能在哪里?
- 20青海省搭建全國首個藏語氣象服務微信公眾平臺
- 21免費微信服務平臺微信云端讓你的微信營銷變的如此輕松
- 22巴東茶企通過微信賣茶
- 23“上海出租”登陸微信公眾平臺 下月市民可通過微信平臺打的
- 24微信支付推刷卡功能 300元以下不用密碼:如刷公交卡
- 25微信平臺傳播的改日營利銷售是投遞式的嗎?
- 26微信流傳一份轉基因農產品名單 專家:這不科學
- 27龍華官方微信開通
- 28媒體:微信公眾號“山寨”林立
- 29微信使用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 30微信上榜全球流行手機應用第五
![](http://zixun.weixinla.com/uploads/allimg/140424/8-140424144510J0.jpg)
據報道,最近,微信圈流行一種點“贊”活動——“朋友們快點贊,集滿28個就能免費獲得港澳游”,只要用戶轉載商家的信息并獲得微信好友一定數量的“贊”就可以免費旅游。經旅游部門證實,此類活動多涉嫌虛假宣傳,強制游客在香港購物。眼下,微信集“贊”泥沙俱下,騙局多發(fā)。對此,我們不妨來聽聽各方人士的看法。
揭秘常見騙術的心理原理
張結海(知名心理學者)
不瞞各位:我人生的一個最大目標是想制造一起轟動全國的“騙局”。
之所以立下這樣一個雄心壯志,緣于多年前的一次閱讀:一個預言大師,能夠準確地預測生男生女,他行走江湖一輩子,沒有出現一次“差錯”。臨死前才把秘訣傳給徒弟。說到那個秘訣,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反應——猛拍大腿,太妙了!如此洞察人心,連心理學家們都會自慚形穢。從此,收集騙局、分析騙局成了我的一個業(yè)余愛好。
我發(fā)現,目前常見的騙局有三類:餡餅類、情感類、危機類。
餡餅類騙術最常見,原理也很簡單,利用貪小便宜的心理引你上鉤,最近的“微信點‘贊’”就屬于這一類。前幾天我一個朋友給我發(fā)微信,讓我給她點一個“贊”,說什么可以獲得免費的海南游,我提醒她別上當了。果不其然,她剛剛打電話告訴我,這個所謂的免費游其實就是個零團費購物游。所幸她沒上鉤。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點‘贊’”從心理學原理上看有了新發(fā)展,它不是直接告訴你中了一個大獎、獲得一個免費旅游的機會,它讓你先點贊。這對騙子而言有什么好處呢?第一,直接中獎太老套,相信的人已經很少。第二也是更重要的,點“贊”,你付出了勞動,不知不覺,你就會掉入“沉沒成本”陷阱。
什么是沉沒成本(Sunk cost)陷阱?簡單地說,就是你開始了一件事,你就舍不得放棄。一個企業(yè)推出一個新產品,盡管賠錢,很多企業(yè)卻用賺錢的產品來填補這個虧損,無法自拔。同樣的道理,有一個女孩已經意識到點贊贏iphone是騙局,還是把郵寄費給了騙子。
預防餡餅類騙術不難,秘訣是,見“免費”兩個字就躲。要說真正防不勝防的是危機類騙局,電信詐騙許多人都知道了吧,但前不久還是把女神湯唯給騙了。其實,就在湯唯被騙之前,一個上海的女高管被騙幾千萬,創(chuàng)歷史新紀錄。
電信詐騙到底神奇在哪里?理解危機類騙局的關鍵詞是“應激”,遇到危機事件,我們的身體會處于一種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這就是應激。應激會帶來兩個結果:第一,決策水平下降;第二,行動傾向。
還記得日本核泄漏帶來的鹽荒嗎?為什么一著急我們會去買鹽呢?這是因為應激狀態(tài)會提升人體的腎上腺素分泌水平,腎上腺素一上升,人就坐不住。用一句話總結危機類騙局的心理秘密,那就是把一個坐著的正常人變成一個坐不住的傻子——就像中了邪一樣,不可理喻。
這就是為什么電信詐騙至今還能攻城掠寨的真正原因。
順帶提一句,我已經悄然放棄了我那個人生最大目標,因為湯唯都被騙了,我再要想轟動全國,那得騙誰?
微信騙“贊”為何難防?
李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近日,不少媒體揭露出利用微信進行詐騙的新手法。有的惡德商家利用微信發(fā)送廣告,稱征集點“贊”可免費旅游,但所謂的旅游只是一系列強制購物項目。有的咨詢公司用各種“性格測試”為幌子,騙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更有不法分子稱用“贊”可換取獎品,但卻借此行騙,要求“中獎者”先匯出“運費”、“稅金”等。
其實,這些微信騙局并不新鮮,只是一些市面上早已傳播甚廣的騙局的翻版。但是,微信騙局中招的幾率卻大幅上升,筆者也曾經手賤點過不少廣告和測試。究其原因,一是這些騙局利用了微信和點“贊”的特點,覆蓋上了一層更“和藹可親”的外衣。二是這樣的騙局更符合“戰(zhàn)略思維”,確實更值得警惕。
首先,相對于微博,微信是更為私密的網絡社交圈。用戶一般是通過手機通訊錄、QQ通訊錄等熟人關系網匯集朋友。再加上微信綁定手機,用戶自然認為微信上的都是熟人,也對熟人發(fā)送或轉發(fā)的信息放松了警惕。然而,用戶們卻忘記了所謂“公眾號”的存在,這些或為推送新聞訊息,或為推送廣告的群體成為了微信這個相對封閉圈子里的“外來者”,其傳遞的信息又通過微信中的“朋友圈”廣為傳播。難保這些“不請自來”的“公眾號”中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事實上,多數微信騙局也發(fā)端于“公眾號”。
其次,點贊這個功能在微信里被發(fā)揚光大了。由于微信圈里都是熟人,能夠召集出多少“贊”已經不僅僅取決于用戶發(fā)送信心的價值,而是取決于用戶自身的受歡迎程度。對于不少人來說,通過一些轉發(fā)信息征集“贊”是體現其個人魅力的絕佳機會,要是靠這個又能換取獎品、旅游,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然后,自己就把自己框進去了。
最后,騙術與人類任何有意圖的行為一樣,越是符合戰(zhàn)略的邏輯,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而所謂戰(zhàn)略邏輯,就是讓整個行動顯得足夠復雜,邏輯鏈條盡可能長,讓人難以看清其真實目的。正如戰(zhàn)略大師李德·哈特所說,越是“間接”的“旁敲側擊”的策略越是好策略。用微信行騙,哪怕是最簡單的騙局也多加了一層圈套。這樣的忽悠,的確難防。
集“贊”當規(guī)范,但仍需持“買者小心”原則
和靜鈞(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
集到一定數量的“贊”,就可以獲得被贊企業(yè)或商家的禮品,這是當前流行于微信等社交網站朋友圈里一項活動。聽起來禮品唾手可得,然而事實卻并不這樣。我們有什么法律手段可以規(guī)范這一“贊市場”的交易行為呢?
首先,我們來認定一下“集‘贊’者”的法律身份。在最初商家發(fā)出的活動中,禮品的潛在獲得者,是那些把商家的商品信息推廣給一定數量微信朋友,并獲得微信好友足夠多的點“贊”評價的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他是一個“再傳播中介”者,他獲贈品,是他憑推廣指定信息而得到的報酬。而他一旦贏取商家或企業(yè)的禮品,并開始享用這些禮品時,才成為“消費者”。
也就是說,第一階段中我們并不適用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捍衛(wèi)那些辛苦集“贊”最后禮品縮小或根本沒有禮品的人們的權益?!稄V告法》等法律對欺詐性廣告宣傳有震懾作用,但對于利用朋友圈等較小眾范圍里的網絡營銷,認定欺詐的“嚴重情節(jié)”,是個不容易的問題,那些社交網絡朋友圈中的“小恩小騙”,就如日常生活中友情邀約一樣,沒有一個真正的合同約束,根本無法適用于傳統廣告中的“虛假信息”或“虛假宣傳”的界定。
而在第二個階段,一旦集“贊”者收到禮物,并開始消費禮物,卻發(fā)現禮物的質量問題,那當然適用于《消法》,就如集“贊”者獲免費旅游,結果是一場精心布局的強制購物旅游。受害者可依《消法》積極捍衛(wèi)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也可以訴諸于其他法律,如禁止強制購物的《旅游法》等。
依筆者的觀察,集“贊”糾紛中,大多發(fā)生于第一階段,商家和企業(yè)一般通過“禮品總量控制”或“禮品質量控制”,盡量避免把糾紛帶入更具法律執(zhí)行力的第二階段。所以,籠統地說,集“贊”這一領域,仍屬“無法無天”之地,現有法律立場上,應持“買者小心”的原則,也就是說參與前自己就要謹慎,一旦受騙,也只能怪自己不小心。
“贊”是網絡中快速獲取正面評價的操作,作為理性人,點贊者必然出于對該產品的全面評估,并得出它應是個好的、正面的、可以讓好友們分享的產品或服務的結論。“點‘贊’黨”的出現,和“友情支持好友點贊”的拉票活動,已經使“贊”偏離了法律能從其字面能認定的意思。
另一個角度上看,盲目地追逐禮品而集“贊”,也使網絡營銷的企業(yè)與商家不能把正面的推廣消息送達到有效的客戶手中?;貧w“贊”的本意,就是“買者小心”應做的第一步,有了理性與守常識之買者,還怕網絡營銷中那些小伎倆?
- 1微信公眾平臺執(zhí)行的將來營利銷售是送達式的嗎?
- 2新疆伽師縣民警用微信找到走失的孩子
- 3諾基亞N9能安裝微信軟件問題
- 4微博微信談文明 可贏電話充值卡
- 5“1個好漢,3個幫”微信互動有禮活動
- 6微信圈一條消息廣為流傳 走訪“車險上浮10%”是謠言
- 7微信公眾平臺推廣的新紀元銷售營銷是投遞式的嗎?
- 8關注上海鐵路局官方微信可查詢列車是否晚點
- 9微信好友設限:不能超過5000個
- 10巴南微信舉報貪腐
- 11騙子又盯上微信“朋友圈”了
- 12加微信當護水志愿者
- 13微信搖一搖功能的聲音是否默認為同一種?
- 14知名主播吳小莉談微信沃卡:微信群辦公更高效
- 15京東副總裁侯艷平:對微信入口表現很滿意
- 16iPhone版微信使用cmwap時顯示未連接原因
- 17絕不外傳的微信約炮秘籍!?。?/a>
- 18微信推送簡歷走紅 5名企爭要女漢子
- 19微信賬號保護功能在哪里?
- 20青海省搭建全國首個藏語氣象服務微信公眾平臺
- 21免費微信服務平臺微信云端讓你的微信營銷變的如此輕松
- 22巴東茶企通過微信賣茶
- 23“上海出租”登陸微信公眾平臺 下月市民可通過微信平臺打的
- 24微信支付推刷卡功能 300元以下不用密碼:如刷公交卡
- 25微信平臺傳播的改日營利銷售是投遞式的嗎?
- 26微信流傳一份轉基因農產品名單 專家:這不科學
- 27龍華官方微信開通
- 28媒體:微信公眾號“山寨”林立
- 29微信使用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 30微信上榜全球流行手機應用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