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建筑的理念與大學的理念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在建筑師看來,建筑體現(xiàn)著理念,沒有理念的建筑是沒有靈魂的建筑,它充其量只是個“房子或構筑物”(building or construction),而不是建筑(architecture),更不是藝術(arts)。其實,無論是建筑還是大學,體現(xiàn)的都是一種理念。建筑理念要求任何一個好的建筑都應該是藝術和功能的完美結合,而一個好的大學則是大學理念和大學制度的完美結合。建筑理念在設計中的價值我無法判斷,但在我看來,理念對大學來說,卻極為重要。大學沒有了理念,也就沒有了根基。亨利·紐曼之所以把他的第一本闡述大學的書命名為《大學的理想》(An Ideal of University),其目的就是在告誡后人大學理念的重要。大學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之所以能夠產(chǎn)生并延續(xù)千年保持它的基本邏輯,原因之一就是最初形成的大學理念——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支撐著它對高深學問的追求和對真理的向往,使它能夠為人類社會提供精神與物質(zhì)的食糧。如果喪失了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理念,大學恐怕也就不再是大學。也正基于此,即使到了21 世紀,關于大學理念這個話題,一直有它的生命力。

  當然,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無論是建筑還是大學,在二戰(zhàn)之后的幾十年間,都面臨著理念的嬗變和缺失。此次訪英,同行的教授告訴我,建筑過去講的是“建筑作品”,而今天的許多建筑成了“建筑產(chǎn)品”。這些“建筑產(chǎn)品”不斷地被烙上商品的痕跡,并從藝術的范疇轉(zhuǎn)向消費的范疇。今天的大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如今,盡管大學校園里人頭攢動,看起來動力十足,可大學精神的貧乏似乎也達到了極點;盡管人們對大學的向往依然趨之若鶩,大學依然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的重心和價值取向卻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盡管大學從市場獲得資源的能力已經(jīng)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代,可大學對社會文化和人的精神文化的引領卻在不斷降低。在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大學已經(jīng)從最初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逐漸地轉(zhuǎn)移到了物質(zhì)的層面。人們在獲得大量“有用知識”的同時,卻不知自己在精神層面失去了什么。

  人們曾經(jīng)要求大學走出“象牙塔”,并為大學走出“象牙塔”歡呼雀躍。如今大學已經(jīng)走出了“象牙之塔”,但體現(xiàn)大學理念的精神卻日趨式微。今天的人們對大學的懷舊情結愈發(fā)強烈,其實是對昔日大學理念和精神的一種懷念。當下大學的狀況表明,大學正在逐步喪失它應該堅守的理念,大學的內(nèi)在精神和基因已經(jīng)在逐漸遠離人們心目中的大學理念。如何在傳承古典大學理念的基礎上,適應當今社會對大學發(fā)展的需要,是大學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發(fā)布:2007-04-20 17:1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