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材料管理軟件
地下水資源培訓教材
第一節(jié) 地下水資源管理的涵義 1
一、地下水資源的概念 1
二、地下水資源管理的涵義 1
第二節(jié) 我國地下水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概況 2
一、我國地下水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狀況 2
二、地下水對保障飲水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3
第三節(jié) 地下水資源管理主要內容 4
第四節(jié) 我國地下水資源管理歷史沿革及工作進展 6
一、我國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的歷史 6
二、我國現代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管理的發(fā)展 6
三、我國地下水管理工作進展 8
第五節(jié) 當前我國地下水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 9
第二章 地下水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13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13
一、巖土的空隙性 13
二、地下水在巖土中存在的形式 14
三、巖土的水力特性 15
第二節(jié) 地下水的基本類型及其特征 18
一、不同埋藏條件下的地下水 18
二、不同含水介質中的地下水 24
第三節(jié) 地下水物理性質與化學成分 32
一、地下水物理性質 32
二、地下水化學成分 33
第四節(jié) 地熱水 38
一、地熱水的物理特征 38
二、地熱水的化學特征 39
三、地熱水的化學成分 40
四、我國地熱水的基本類型及其分布特征 40
五、地熱水的開發(fā)利用 40
第五節(jié) 礦泉水 41
一、飲用礦泉水 41
二、我國飲用礦泉水標準 42
三、礦泉水的形成條件及其分布 43
第六節(jié) 地下水運動的基本定律 43
一、滲流的基本概念 43
二、滲透基本定律 44
三、含水層中地下水穩(wěn)定流運動 46
四、地下水向井的穩(wěn)定流運動 47
第七節(jié) 地下水的轉化、動態(tài)和均衡 49
一、地下水的轉化系統(tǒng) 50
二、大氣降水與地下水的相互轉化 50
三、地表水與地下水的相互轉化 51
四、地下水的其它轉化 52
五、地下水的徑流交替 52
六、地下水動態(tài)與均衡 52
七、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 53
第三章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 55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下水資源評價的任務與原則 55
一、工作回顧與簡介 55
二、地下水資源評價的任務 55
三、地下水資源評價的原則 56
第二節(jié) 區(qū)域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內容 57
一、地下水水量評價內容 57
二、地下水水質評價內容 61
第三節(jié) 地下水資源量評價方法 62
一、水均衡法 62
二、解析法 65
三、數值法 66
四、隨機模型法 67
五、開采試驗法 68
六、地下水文分析法 68
第四節(jié) 地下水水質評價方法簡介 70
一、單因子評價方法 71
二、綜合指數法 71
三、人工神經網絡模型 71
四、模糊綜合評判法 71
五、灰色聚類法 71
第五節(jié) 地下水資源量調查評價工作程序 72
一、準備工作 72
二、基本資料收集整理 72
三、評價區(qū)劃分 72
四、水文地質參數的率定 72
五、地下水礦化度分區(qū)的確定 73
六、平原區(qū)地下水資源量計算 73
七、山丘區(qū)地下水資源量計算 73
八、評價分區(qū)匯總計算 74
九、評價成果的表達 74
十、地下水管理者在評價中的主要工作 74
第六節(jié)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 76
一、供水水文地質勘察概述 76
二、供水水文地質測繪 78
三、供水水文地質鉆探 82
四、供水管井結構設計 84
五、水文地質試驗 85
第四章 地下水資源規(guī)劃 89
第一節(jié) 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的原則與內容 89
第二節(jié) 地下水資源規(guī)劃內容 90
一、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 90
二、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評價 91
三、水資源需求預測 91
四、水資源供水潛力分析與預測 92
五、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92
六、未超采區(qū)地下水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 92
七、超采區(qū)地下水保護規(guī)劃 93
第三節(jié) 地下水資源規(guī)劃工作程序 93
一、規(guī)劃大綱及技術細則的編寫 93
二、規(guī)劃編寫的組織與協(xié)調 93
三、規(guī)劃內容的編寫 94
四、規(guī)劃成果的咨詢與完善 94
五、規(guī)劃驗收與鑒定 94
六、規(guī)劃的報批與實施 94
第四節(jié) 地下水資源規(guī)劃編制 94
一、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 94
二、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評價 95
三、水資源供需分析 95
四、未超采區(qū)地下水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 95
五、超采區(qū)地下水保護規(guī)劃 96
第五節(jié) 地下水功能區(qū)劃 96
一、概 述 96
二、地下水功能區(qū)劃分原則 97
三、地下水功能區(qū)劃分方法 97
四、地下水功能區(qū)管理政策 100
五、地下水功能區(qū)監(jiān)督 101
六、地下水功能區(qū)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02
第六節(jié) 地下水資源規(guī)劃組織實施 103
一、明確實施的主體 103
二、明確規(guī)劃的實施重點 103
三、制定實施方案 103
四、規(guī)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104
第五章 地下水資源保護 107
第一節(jié) 概述 107
第二節(jié) 地下水超采區(qū)治理 108
一、地下水超采區(qū)劃定 108
二、地下水超采區(qū)治理方案和技術路線 110
第三節(jié) 地下水水源地保護 113
一、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的保護 114
二、農村分散式供水水源地的保護 114
第四節(jié) 礦產資源開發(fā)區(qū)地下水保護 115
一、排水利用 115
二、排水管理 116
三、水質保護 116
第五節(jié) 地下水污染預防 116
一、地下水污染機理 117
二、地下水質保護理論基礎 119
三、地下水污染預防的主要措施 122
第六節(jié) 地下水人工補給 124
一、地下水人工補給的任務 124
二、地下水人工補給的作用 124
三、地下水人工補給的類型 126
四、國外的地下水人工補給研究綜述 126
五、國內的地下水人工補給研究綜述 128
第六章 地下水資源管理 129
第一節(jié) 概述 129
一、目的與意義 129
二、地下水資源管理進程 129
第二節(jié) 地下水取水總量與水位控制 131
一、地下水資源管理現狀 131
二、地下水取水總量的確定 132
三、控制性關鍵水位 133
四、地下水管理分區(qū) 136
五、控制性關鍵水位的確定 140
第三節(jié) 地下水紅黃藍管理策略 145
一、紅黃藍區(qū) 145
二、監(jiān)督管理策略 145
第四節(jié) 建設項目水資源(地下水取水)論證管理 146
第五節(jié) 地下水取水許可管理 147
第六節(jié) 地下水資源費征收管理 148
一、有關規(guī)定 148
二、水資源費經濟杠桿作用 148
三、水資源費征收標準 149
第七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 151
第一節(jié) 概述 151
一、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現狀 151
二、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現狀 151
第二節(jié) 地下水取水工程施工監(jiān)督管理 155
一、鑿井資質管理 155
二、地下水取水工程設計與鑿井施工方案審查 156
三、地下水取水工程竣工驗收 157
第三節(jié) 地下水取水工程取水許可登記與檔案管理 157
一、地下水取水工程取水許可登記 157
二、地下水取水工程檔案資料的管理 163
第四節(jié) 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記、普查與準入管理 164
一、地下水取水工程類型劃分 164
二、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記普查 164
三、加強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設市場管理 165
四、地下水取水工程封存與壓采管理 167
第五節(jié) 地下水庫工程建設與管理 167
一、地下水庫工程的設計與建設 167
二、地下水庫工程管理 169
第八章 地下水監(jiān)測與信息發(fā)布 171
第一節(jié) 地下水監(jiān)測必要性 171
第二節(jié) 地下水監(jiān)測站網布設與監(jiān)測頻次要求 172
一、監(jiān)測站網布設原則及重點 172
二、監(jiān)測站網分類、密度、頻次及相關監(jiān)測內容 173
第三節(jié) 地下水信息發(fā)布及時間要求 179
一、地下水信息發(fā)布的必要性 179
二、地下水信息發(fā)布的內容 179
三、信息發(fā)布時間要求 180
第四節(jié) 做好地下水監(jiān)測及信息發(fā)布工作的幾點建議 180
第九章 地下水資源管理新技術與方法 183
第一節(jié) 概 述 183
一、地下水資源管理技術與方法 183
二、地下水資源管理新技術與方法分類 183
第二節(jié)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新技術與方法 183
一、GIS技術在地下水資源評價中的應用 183
二、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的一種新方法———集對分析法 184
三、利用地下水CFC方法測定地下水年齡 185
四、利用同位素技術確定地下水循環(huán)深度 185
五、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地下水水質評價模型 186
六、遺傳神經網絡模型在地下水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187
七、體視化技術在地下水勘查評價中的應用 189
八、突變理論在地下水環(huán)境風險評價中的應用 190
九、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方法 191
第三節(jié) 地下水管理軟件與模型 194
第四節(jié) 地下水補源技術與地下水庫 197
一、地下水人工回灌補源技術 197
二、地下水人工補給方法 198
三、地下水庫 199
第五節(jié) 地下水修復技術 200
一、地下水修復 200
二、地下水修復新技術 200
第六節(jié) 地下水監(jiān)測 207
一、地下水監(jiān)測 207
二、地下水監(jiān)測技術與方法 208
第七節(jié) 地下水勘查物探新技術 210
一、地下水勘查物探方法 210
二、地下水勘查物探新方法 211
第十章 國外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管理狀況 213
第一節(jié) 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狀況 213
一、地下水開發(fā)狀況 213
二、地下水利用狀況 214
第二節(jié) 地下水開發(fā)利用存在問題 215
一、地下水過量開采 216
二、地下水污染 217
三、地下水位偏高 218
第三節(jié) 國外地下水管理的體制 218
一、韓國 219
二、荷蘭 219
三、丹麥 220
四、土耳其 220
五、德國 220
六、美國 221
七、澳大利亞 221
八、英國 221
九、法國 221
第四節(jié) 地下水資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222
一、技術措施 222
二、法律措施 224
三、行政措施 226
四、經濟措施 226
第五節(jié) 地下水管理實例研究 227
一、地下水管理實例1:美國亞利桑那州地下水管理 227
二、地下水管理實例2:加拿大地下水資源管理 237
三、地下水管理實例3:墨西哥地下水管理 240
四、地下水管理實例4:以色列地下水管理 242
水資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整個水資源系統(tǒng)中,地下水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水資源與人口、耕地分布極不協(xié)調,特別是北方水少地多,水資源短缺,許多地區(qū)對地下水開發(fā)利用產生極大的依賴性。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或經濟發(fā)展,地下水開采不合理、污染嚴重以及由此引發(f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趨加劇,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國家高度重視地下水資源保護,近年來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依法加強水資源統(tǒng)一管理,加強水資源評價規(guī)劃等基礎工作和地下水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推進地下水超采區(qū)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地下水資源管理依然較為薄弱,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加強地下水保護的要求。因此,進一步加強地下水資源的管理是變化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的必然趨勢。
在討論地下水資源的管理之前,有必要了解地下水資源的概念和地下水資源管理的涵義。
一、地下水資源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有關地下水資源的概念尚未統(tǒng)一,這里不去討論這些問題。本文采用的地下水資源的概念是我國在地下水資源分類分級標準(GB15218-94)中的定義,即:埋藏于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重力水,其埋藏、富水性、水質等可為當前或未來的技術經濟條件開發(fā)利用,具有現實或潛在的經濟意義。地下水資源具有流動和可恢復的特點,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水資源由補給資源和儲存資源構成。
地下水資源是水資源的組成部分,是構成并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地下水資源分布廣泛,不同區(qū)域富水性、補排關系、運動規(guī)律、供水價值差異很大,因此,管理上應有所側重。
- 1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
- 2關于開展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十一五”規(guī)劃編制工作的通知
- 32015住宅產業(yè)現代化發(fā)展趨勢及部品體系集成交流會成功召開
- 4H-E04-4A四人位塑鋼餐桌椅廣東鴻美佳家具廠加工定做
- 5玻璃幕墻的遮陽節(jié)能技術
- 6應縣木塔形體比例淺探
- 7【碩士】年拉山隧道開挖過程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2010】
- 8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水泥類材料
- 92010-2015年閱覽室桌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 10河道整治人行道修復工程D標段施工組織設計113P
- 11基樁低應變檢測作業(yè)指導書
- 12【碩士】地鐵隧道開挖引起地層沉降的經驗理論法預測及鄰近立交橋上部異形板構件抗沉降特征分析【2006】
- 132013年內江造價工程師報名繳費時間及費用
- 14某商業(yè)廣場整合策劃方案
- 15湖南機械介紹混凝土泵的分類
- 16不銹鋼管件辨別方法及安裝技巧
- 172015年房地產估價師《案例與分析》:工業(yè)房地產估價方法
- 18某建筑公司設備管理制度
- 19【碩士】飽和土中地鐵車站的地震響應分析【2008】
- 20用專業(yè)的語言解釋聚丙烯纖維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 21某船閘改造工程畢業(yè)設計
- 22混凝土集中攪拌站施工方案 42p
- 23江西省奉新縣某大橋工程(投標)施工組織設計
- 244工程院院士反思中國建筑設計千城一面失語失根之惑
- 25建筑中一般都有哪些測量儀器
- 26上海建工工業(yè)化建造技術亮相
- 27混凝土攪拌站唱響“穩(wěn)增長”主旋律
- 28穩(wěn)定土拌合站主要構成系統(tǒng)
- 29石油裝備技術掀革新浪潮
- 302015年1-5月全國預應力混凝土樁產量分省市統(tǒng)計表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