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看看人家誰誰誰”這種口頭禪 孩子最不喜歡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近日,雙福育才中學初一年級460名學生和家長分別做了一份調查問卷:最不喜歡對方的哪些行為?

  近日,我們拿到了調查問卷的結果,初一年級主任游華國說,孩子們最不喜歡的家長行為中,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是最不能容忍的,幾乎比排在第二位的多了一倍。而家長最不能容忍的孩子行為中,“不愛學習”在家長們的容忍度中排第三,反倒是與生活習慣有關的“做事拖拉”和“丟三落四”排到了前兩位。

【孩子篇】

  最討厭爸媽總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調查問卷“我最不喜歡的爸爸媽媽行為”共10道題,每道題有1到5分五個選項,最不喜歡的行為評5分。35.3%的孩子在第8題圈了滿分,高居榜首。他們最討厭的是:爸爸媽媽總是拿別人作比較——“你學學人家誰誰誰”。

  另外,19.7%的學生最不喜歡爸爸媽媽翻看日記或隱私,緊隨其后的是“答應的事做不到”、占了19.1%,在整個調查中排第三位。有18.2%的學生因為“爸媽總是在我面前吵架”而煩惱,排第四位。

  家長說:這其實是一種關心

  每次女兒考完試,張女士都會關心女兒班里的成績情況,她會問得很細致:最高分多少?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不及格的有幾個人?張女士認為,這是家長對孩子學習的一種關心,這樣才能了解女兒在班里的大概水平,是進步還是退步,做到心中有數(shù)?!坝幸淮闻畠浩谥锌颊Z文考了80分,我還挺高興。后來開家長會時才知道,因為考卷很容易,大部分同學都考到85分以上。后來我就次次問她,目的就是要了解她的學習情況?!?/p>

  孩子說:我的優(yōu)點去哪兒了

  12歲的小倪(化名)對此頗多微詞,“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其他同學比,人家某某考90多分,你怎么就考80分?人家某某每個學期都是前3名,你連第5名也沒得。她總是這樣說,好像我一個優(yōu)點都沒有。后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某某當媽去吧!”

  芳華(化名)有一個和她同齡的表姐,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還參加過奧數(shù)競賽,拿過幾次獎。她老爸老媽平常最喜歡說的話就是,“你看看你表姐,你要是有她一半,我們就不用操心了。每次考試,老爸老媽都要把我的成績和表姐作比較,有時還要和我們班上幾個學習尖子進行比較。基本上每次比較,我都處于劣勢,所以我很反感?!?/p>

  老師點評

  家長拿孩子的成績和學習好的同學進行比較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大多數(shù)孩子不會喜歡父母的這種做法,這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

  拿自家孩子跟別的孩子比似乎已被公認為應該禁止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只跟自己比的確對孩子建立自信并取得進步有好處。但另一方面,當今社會本身就充滿了競爭,競爭就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進行比較并且超越的過程,所以適當?shù)谋容^會增強孩子的危機意識,使孩子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一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盲目比較。而這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會使孩子陷入困境,無法達到的目標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并出現(xiàn)茫然、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家長在要求孩子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其實,每個娃娃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后天的成長以及家庭教育會帶來差異,家長應該揚長避短。建議家長可縱向比較,以孩子周期的變化來比較,用孩子的昨天和今天比較,有進步就應該表揚。

  孩子最不喜歡家長的十大行為

  1.總是拿別人來比較:“你學學人家誰誰誰”

  2.翻看我的日記或者隱私

  3.答應我的事情總是做不到

  4.爸媽經(jīng)常在我面前吵架

  5.只看重學習成績,其他方面都不在乎

  6.在外人面前不尊重我,老是說我不好的地方

  7.總是罵自己:“你怎么那么笨?”

  8.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對我說教,不喜歡和他們一起吃飯

  9.不讓我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總是買他們認為好看的給我

  10.對自己不管不顧:“爸媽要忙著掙錢養(yǎng)你,沒時間陪你”

【家長篇】

  最不能容忍孩子做事拖拖拉拉

  給家長們提供的調查問卷,共有20個問題,我們根據(jù)他們的打分排出了前十名。

  在家長最不能容忍的孩子行為中,有意思的是,有17.7%的學生認為,父母只看重他們的學習成績,其他方面都不在乎。但是,從家長們的調查問卷來看,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其實在父母最不能容忍的行為中,排名并不靠前——“不愛學習”只排在第三,“學習自覺性不強”也只排在第五。

  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針對家長的“投訴”,孩子們會有何解釋?

  家長說:拖拉習慣太揪心

  家長羅先生說起兒子誠誠(化名)做事拖拉,簡直是頭都大了?!昂⒆由铣踔胁艓讉€月,就被老師批評了好幾次,原因是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剛開始是一科沒完成,到后來是科科都不能完成?!?/p>

  羅先生說,誠誠拖拉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上小學的時候,作業(yè)總是在他的監(jiān)督下才能磨磨蹭蹭地完成?,F(xiàn)在上初中了,誠誠做作業(yè)又開始拖拉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我們和孩子講道理,磨破嘴皮子,情況會好轉幾天,然后他依然如故。真擔心這樣下去,孩子的成績會一塌糊涂,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孩子說:父母越催越慌

  誠誠說,自己的成績中等,做作業(yè)的時候,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速度自然就快不了?!懊看芜@個時候,爸爸媽媽又總是在旁邊不斷地催,我就更慌了,動作不僅快不起來,反而會更慢?!?/p>

  老師點評

  造成孩子做事拖拉,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因素,由于90后、00后大多是獨身子女,家長往往都依著順著孩子,讓他們從小沒有擔當;二是家庭教育問題,由于家長的教育觀念,很多事情不讓孩子參與,怕孩子吃苦;三是很多事情不是孩子喜歡做的,有抵觸情緒。在家庭教育中,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有所參與,例如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務,讓孩子從中感受到快樂、成就感,逐步建立起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

  另外,很多家長心里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養(yǎng)是最重要的,應排在學習前。但一到實際行動時,卻還是不自覺地最關心、最焦慮孩子的學習。這表明了意識與行動的不一致。在現(xiàn)今充滿競爭的教育氛圍中,家長最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理解,但同時也該警惕。

  從另一方面來說,隨著社會的進步,孩子和家長在價值觀上會存在很大差異,雙方關注和關心的問題不一致。

  因此,增進理解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父母最不能容忍孩子的十大行為

  1.做事懶散,拖拖拉拉,叫了好幾次還是不動

  2.總是丟三落四,不會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

  3.不愛學習

  4.愛吃零食,飯不好好吃,挑食

  5.學習自覺性不強,總是要提醒完成學習任務

  6.花錢大手大腳,不懂得節(jié)約

  7.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與他人分享,不關心他人感受

  8.動不動就亂發(fā)脾氣

  9.什么事情都不讓自己管,總是說“別管我”

  10.不懂禮貌,不尊重自己,不尊重長輩

發(fā)布:2007-04-08 10:45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