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
地基基礎工程
交底部位
地下室底板澆灌混凝土
日 期
年 月 日
交
底
內(nèi)
容
交
底
內(nèi)
容
交底內(nèi)容:
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xiàn)行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
一、砼澆筑
1、砼澆筑前準備
(1)澆筑砼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必須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清理模板內(nèi)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堵嚴縫隙和孔洞,方能澆筑砼。
(2)澆筑混凝土前,指定專人仔細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shù)量及其緊固程度。構件側面和底面的墊塊至少應為4個/m2,綁扎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nèi)。
(3)混凝土等級應按設計要求。
2、砼澆筑要點
(1)、承臺澆灌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大于2m;當大于2m時,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輔助輸送混凝土,保證混凝土不出現(xiàn)分層離析現(xiàn)象?;炷恋臐仓捎梅謱舆B續(xù)推移的方式進行,澆筑間隙時間不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一般不超過90min),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采用泵送混凝土時一次攤鋪厚度300-500mm。承臺澆筑完畢后,使砼獲得初步沉實,再澆筑地下室底板砼。
(2)、澆筑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在砼澆筑過程中,應經(jīng)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fā)生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澆筑砼時,應連續(xù)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應按圖紙要求預留地下室加強帶(后澆帶),后澆帶砼施工前,后澆帶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嚴防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加強帶(后澆帶)砼在其兩側砼澆注完成后7(60)天后澆注,澆注前將兩側砼表面鑿毛,清除浮漿并沖洗干凈,設置止水帶,用強度等級高于兩側砼一級的補償收縮砼澆注,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天。澆注時施工縫表面應充分濕潤且不得積水。
(4)、砼的振搗
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xù)時間,應使砼表面呈現(xiàn)浮漿和不再沉落。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搗實砼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并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等;振搗器插入下層砼內(nèi)的深度應不小于50mm。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應使砼表面成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xiàn)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采用表面振動器時,在每一位置上應連續(xù)振動一定時間,正常情況下在25-40s,但以砼面均勻出現(xiàn)液體漿液為準,移動時應成排依次振動前進,前后位置和排與排間相互搭接應有30-50mm,防止漏振。振動傾斜砼表面時,應由低處逐漸向高處移動,以保證砼振實。表面振動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無筋及單筋平板中為200mm,在雙筋平板中約為120mm。
3、砼表面找平
當振搗工作結束后,按設計標高進行原漿找平、抹平、待平表面無沁水時,再進行第二次砂平工作。在找平時,應用靠尺趕平、砂平至砼面無凹凸、砂眼現(xiàn)象。
4、砼養(yǎng)護
(1)、未經(jīng)養(yǎng)護的砼與經(jīng)充分養(yǎng)護的砼相比,其28d抗壓強度將降低30%左右,一年后的抗壓強度約降低5%左右。
(2)、砼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nèi)加以覆蓋和澆水。
(3)、澆水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d。
(4)、澆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砼處于潤濕狀態(tài)。
(5)、砼的養(yǎng)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6)、大體積砼蓄水100mm養(yǎng)護,加蓋麻袋。
5、砼施工質(zhì)量檢查
(1)、制作砼的試壓件,對試壓件的養(yǎng)護,按要求操作。
(2)、檢查砼組成材料的質(zhì)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
(3)、檢查砼在拌制地點及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
(4)、在每一工作班內(nèi),如砼配合比由于外界影響而有變動時,應及時檢查。
(5)、砼的攪拌時間應隨時檢查。
6、成品保護措施
(1)、澆筑砼時,不得污染周圍環(huán)境。
(2)、振搗砼時,不得碰動鋼筋、預埋件。
(3)、鋼筋如有踩彎、移位或脫扣時,及時調(diào)整、補好。
(4)、散落底板的砼應及時清理干凈。
(5)、不得任意拆改模板的連接件及螺栓,以保證模板的外型尺寸準確。
(6)、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彎起鋼筋,不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7)、不用重物沖擊橫板,應搭設跳板,保護橫板的牢固和嚴實。
(8)、已澆筑底板上表面砼要加以保護,必須在砼達到一定強度后,方準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9)、砼澆筑、振搗至最后完工時,要保護甩出鋼筋的位置正確。
(10)、應保護好預留洞口、預埋件及水電預埋管、盒等。
7、溫度控制
(1)、現(xiàn)場每工作面布置兩個測溫點每點三測孔。
(2)、測砼溫度,同時測定大氣溫度,做好記錄。
(3)、測溫時間間隔砼澆注后1-3天為2小時,4-7天為4小時,其后為8小時。
(4)、若溫差超過25℃時,應及時加強保溫或延緩拆除保溫材料。
二、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
1、嚴加控制,防止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松、裂縫、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凸肋、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水等。
2、砼拌和物攪拌不同,顏色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攪拌時間不足。
3、和易性差:其拌合物產(chǎn)生松散不粘聚,集料上浮離析,或拌合物干結成團不宜澆筑。應認真克服,保證砼合物的良好和易性。
4施工過程中,嚴禁對混凝土加水,對不同標號、類型砼分清使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