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建筑OA系統 > 工程管理軟件

流域防洪與科技進步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長江、松花江大水,持續(xù)了50余天,電視里不斷地播放一幕幕軍民英勇抗洪的感人場面,全國人民的視線都集中到了抗洪第一線。但是,許多人會感覺到,我們的抗洪戰(zhàn)士幾乎還是在用人拉肩扛的辦法與洪濤巨浪在拼搏,采用的還是人海戰(zhàn)術,我國的防洪搶險技術真的如此落后嗎?幾千年人類的科技進步到哪里去了?通過這場大水,在水利科研政策方面我們應當進行一些反思。

  一、水利科研投資嚴重不足

  我國水患嚴重,近年來由洪澇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1000~2000億元,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3~5%。但是,真正用于防洪減災方面的研究費用充其量不過數百萬元。我們不妨與日本1988年的資料比較一下:日本在1988年共投入國土防災整治的費用為13763億日元,而相應的科研費達308億日元,占總費用的2.3%。其中用于治河的費用占總費用的37%,為5102億日元。按當時的比價,治河費用應為51億美圓,同樣按2.3%估算的話,用于治河的科研費用應為1.2億美元左右。而日本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二十六分之一,其江河的規(guī)模也難以與中國江河相比。但日本政府為什么要斥此巨資投入治河與相關的科研呢?原來日本也是一個水患十分嚴重的國家,在二次大戰(zhàn)戰(zhàn)敗初期,由于水利工程荒廢,連年發(fā)生水災。水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時高達國民經濟總產值的10%。為此,日本政府開始重視治河防災,從1960年連續(xù)開展七個治水五年計劃,取得巨大成效。到近代,水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逐漸下降到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2%左右。至今為止,日本政府一直把中國的成語“治國先治水”作為座右銘,積極開展江河的治理,其成效十分顯著。

  二、國家級水利科研隊伍并沒有進入主戰(zhàn)場

  我國有一支龐大的水利科研隊伍,僅國家級的水利科研隊伍就有北京、南京兩大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六個流域級科學研究院,再加上部屬設計研究院,名牌大學的水利研究力量,有數萬余人。但由于國家安排的科研經費有限,大部分國家級科研力量到處去“找米下鍋”,誰有錢給誰干,因而沒有進入國家急需科研領域的主戰(zhàn)場。目前全國從事防洪減災的科研人員并不多,1992年水利部成立了編制20人的減災研究中心,但從第二年開始就停撥經費,改為自找項目,至今該中心未得到國家正式批準。目前水利部正醞釀成立部級“防洪減災重點實驗室”,應是一個好消息。根據國外的經驗,要保證國家重要領域的科技進步,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培養(yǎng)和維持一支國家級高水平的科研隊伍,長期穩(wěn)定在同一領域從事科研工作,才能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如日本建設省所屬著名的土木研究所,每名科研人員平均年研究經費近百萬美圓。而目前水利部所屬的科研院所,沒有任何一家是完全靠國家撥款從事研究工作的。

  三、長期以來,水利科研工作圍著大工程轉

  幾十年來,不能說我國的水利科研沒有成就,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我國修建了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圍繞每一項工程的設計與建設,都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經費相對也比較充足。特別是圍繞三峽工程建設,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論證工作,動員了全國第一流的專家圍繞同一問題進行反復的比較研究。因此,在高壩建設、高速水流、高邊坡巖石力學、大型船閘、泥沙運動等領域都取得了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對于一般常規(guī)水利工程項目,如提防建設、防洪搶險等方面的研究就很少有經費支持。因此,大家都盼望大工程上馬,工程一上就有了研究費用。這種體制就導致水利科研人員比較多地關注大型水利工程,增加圍繞大工程的科研準備,而常規(guī)水利技術相對比較落后。

  圍繞防洪減災,尚有許多急需開展的研究項目。

 ?。ㄒ唬┖樗A報技術。目前我國雨量、水文等信息的采集、傳輸的自動化程度較低,雨量站的分布密度也較低,因而影響到洪水預報的精度和速度。較發(fā)達國家已普遍采用多普勒雷達測雨,水、雨情信息形成全國網絡,各行業(yè)部門都可以通過終端使用。因此,應用現代化技術提高我國洪水預報精度,增加預見期將是重要研究內容。

 ?。ǘ┙蛹俺鞘蟹篮闃藴?。我國江河防洪標準遠低于發(fā)達國家,但提高防洪標準需要大量投資,根據我國財力,適當地提高其標準是決策的重要內容。而且我國城市防洪及城市排澇標準不統一,城市排澇標準非常低,因而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澇災逐漸成為城市常見災害,也造成較大損失。所以江河防洪標準,城市防洪標準,城市排澇標準,沿海城市的防潮標準之間的協調與統一需要認真研究。

 ?。ㄈ┓篮閾岆U技術。今年長江防洪搶險中所使用的技術手段十分原始和落后,所付出的代價大而效果差。我國古代有十分豐富的防洪搶險經驗和技術,應在發(fā)掘古代經驗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新材料、新技術,創(chuàng)造新的有效防洪搶險技術。包括:1.提防隱患探測;2.防滲、堵漏的新材料、新工藝;3.提防加固技術;4.提防決口的堵口及修復技術等。

 ?。ㄋ模┬顪閰^(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改革開放以來,蓄滯洪區(qū)內經濟發(fā)展,行洪與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行蓄洪區(qū)內人口與財產的增加,使行洪損失增加,《防洪法》中明確規(guī)定使用蓄滯洪區(qū)時受益地區(qū)應對其進行經濟補償。因此,蓄滯洪區(qū)的使用變得更加困難。同時,由于蓄滯洪區(qū)受洪水威脅嚴重,其發(fā)展條件不佳,因此如何解決蓄滯洪區(qū)的行洪與發(fā)展的矛盾,如何實現蓄滯洪區(qū)內2000萬人口的脫貧致富,最終實現蓄滯洪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很迫切的問題。

 ?。ㄎ澹┓篮楸kU模式。對于受災群眾的救濟和援助,目前主要是通過政府少量撥款及社會慈善捐贈,而較為合理的方式應當通過洪水保險來保障災民的災后重建和生活穩(wěn)定。以前,我國曾在局部范圍試行過多種洪水保險方案,但尚沒有可在全國推廣的好經驗。應當在認真研究國內外洪水保險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全國性的保險機制。

 ?。┙ㄔO不怕水的城市。城市洪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已是事實,除了用防洪工程來保護城市安全,還應當從城市建設自身來做些調整,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致災因素,增強城市自身的抗洪能力。在城市規(guī)劃中注意提高對雨水的調蓄能力,利用城市各種公用空間,地下空間來調蓄雨水,避免地表匯流造成洪澇災害。同時提高城市生命線網絡系統(交通、電、水、煤氣、信息網、通訊網)的防水能力,各部門對重要財產和設施作好防水工作,加強城市洪水預警報系統等。使城市即使遭遇較大洪水或暴雨也不致釀成大災。

 ?。ㄆ撸┙ㄔO不怕水的農業(yè)。我國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由于大水災導致大饑荒,造成社會不安定的先例。為保障我國未來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應當增強我國農業(yè)的抗洪澇能力。這除了增加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農業(yè)地區(qū)的防洪標準之外,也應當對農業(yè)體系進行調整,增強其自身的防洪排澇能力,包括增強農田對雨洪的滯留能力,培育早熟品種,建立完備的排澇系統等。

  除此之外,建立全國性的洪澇災害應急體制等等,都有待研究。

發(fā)布:2007-07-28 10:1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 項目管理系統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