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培訓師應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
2.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F代培訓教育一般以專業(yè)培訓為主,這就要求培訓師具有扎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純熟的專業(yè)技能,深刻把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相應的認知策略,且能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具體而言,站在學科發(fā)展的前沿,了解本專業(yè)及相應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動態(tài);對學科中的基本問題、核心問題、實踐問題、優(yōu)秀經驗和關注焦點進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問題的重點,發(fā)現可能的解釋,形成自己的觀點;具有宏觀的專業(yè)評價能力和微觀的專業(yè)指導能力;根據時代發(fā)展的最新要求,不斷地演練和實踐新技巧和行為方式,有效地計劃和設定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確保自己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專”、“深”、“新”。
3.卓越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現代培訓師發(fā)展的關鍵。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學習是轉變觀念,是個體探究、理解、感受客觀事物及其概念形成過程的質的轉變,而不僅僅是個體擁有的知識總量的變化;學習過程(如何學)和學習內容(學什么)是統一的整體;學習是一場超前于信息技術革命的徹底變革;學習是人的全面的終身的成長與革新;學會怎樣學習比學到具體知識和技能更重要。二是掌握信息化的學習方式: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要求培訓師要善于運用全新的學習和發(fā)展媒介,如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專業(yè)內容網絡、信息搜索、電子圖書館、網上課堂等,充分接觸豐富、詳實、地道的學習資料,強化個性化學習,突出信息溝通的交互性,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三是組織實施研究性學習,即作為自覺的學習主體,立足于學習實際和社會生活,關注學習的過程,重視對知識技能的運用,強調親自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的體驗。在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科學方法的學習尤為重要,需要廣泛涉獵知識、技能和信息,通過獨自探索和相互交流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思路和觀點,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質疑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四是善于學習“學習”,認真反思現實中的學習問題,使學習具有全面特性,學習是為了適應未來的學習,學習是動作的學習、感知的學習和潛意識的學習,學習是通過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引起個體心智與行為方式的變化,從而實現自觀念到實踐的革新和創(chuàng)新。五是發(fā)揮學習目標的激勵作用,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兼顧現實性和前瞻性,突出開放性和靈活性,依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和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斷進行微觀的動態(tài)調整,持續(xù)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4.極強的科研能力。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培訓教師從教書匠型教師成長為科研型、學者型、專家型培訓師,這一轉變需要以科學研究過程為中介,通過研究實踐的歷練,促進科研型培訓師的成長和發(fā)展。研究是深化學習的最有效途徑。研究,源于問題;研究,旨在解決問題?,F代培訓師只有具備極強的科研能力,才能夠善于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將標志性的研究成果運用于培訓教學中去。極強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現在:占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兼顧個人研究與團隊研究,拓寬信息交流的渠道,體現研究的主體性、交往性和發(fā)展性;強調理論探索與實證分析有機結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機結合,研究視角要新,研究要突出理論價值、應用價值和創(chuàng)新價值;既要注重自己學科專業(yè)的理論探討、動態(tài)評價和問題分析,又要重視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掌握第一手的實踐資料,對實踐進行深刻反思、總結、探索、創(chuàng)新,還要重視培訓教育科研方法性知識和組織研究性學習技能的研究,探討學習型培訓學員的培養(yǎng)、培訓課程的現代化發(fā)展、培訓教學模式的科學化構建等培訓教育的核心問題;科研成果既要有一定的數量,又要有較高的檔次5.新穎的培訓理念?,F代培訓綜合了許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它涵蓋了心理學、系統理論、存在主義哲學、教育、管理和領導學等眾多學科?,F代培訓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培訓的本質是學習,因此培訓師必須把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教與學的方方面面緊緊圍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力培養(yǎng),充分關注學習環(huán)境、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技能實踐,使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自己建構知識和技能。二是樹立整體人力資源開發(fā)理念。培訓旨在帶來持久的個人和組織學習能力和工作效果的改善,這就要求培訓師樹立“大教育”、“大培訓”和“學習是培訓的靈魂”的理念,倡導“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把學習視為是每個人的需要,強調學習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進一步學習而學習,為了促進個人職業(yè)生涯和組織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學習,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學習。三是樹立“充分交流”的理念。社會的快速變革和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共享人類社會最新的優(yōu)秀成果,實現優(yōu)勢互補,促進知識和技能融合與共同發(fā)展?!俺浞纸涣鳌钡睦砟钪饕w現為:能夠主動地拓展信息來源渠道;能夠有效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熟練地評價信息;能夠積極參與活動來探求和創(chuàng)建信息;以開放的姿態(tài)與他人和組織交流知識、技能和觀點。四是樹立“學習型組織”的觀念。學習型組織,是指通過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fā)揮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變柔性的、具有不斷適應與變革能力的組織,而且組織的學習水平、能力的高低是組織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因素。學習型組織將學習的概念從個體學習提高到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組織和個人的每一點進步都是通過學習實現的。學習型組織不再是工作與學習、工作與知識的分離,而是學習、工作、知識的整合。
5.高超的教學能力。為了滿足培訓教學的高標準要求,現代培訓師必須具備高超的教學能力,包括:掌握現代學習理論,特別是建構主義理論、參與式學習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等;掌握一般的教學法知識和與培訓內容相關的教學技能;了解成人學習者獨特的經歷和體驗,掌握他們學習的意識、觀念、態(tài)度、學習的準備以及學習的行為;尊重學習者學習的主體性,做學習者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和組織學習的幫助者;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課堂組織和控制能力;創(chuàng)設訓練條件,提供良好的學習和交流環(huán)境;善于歸納總結,將擁有的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如不同的理論觀點、最新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經驗、較強的實踐能力等)進行整合,并準確地傳遞給學習者;熟練運用多種多樣的現代培訓教學方法,如講演、小組討論、問題解答(咨詢)、案例分析、實驗、角色扮演、觀摩學習、論壇式教學、圖解式教學、合作式專題討論、講評式教學、項目(課題)研究等;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廣泛運用網絡信息交流;呈現與培訓內容緊密相關的參考文獻,向學習者提供鞏固學習成果、拓展學習視野的信息資料;與學習者一同分享其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讓學習者盡快地收獲成功和避免犯錯誤;具有較強的課程設計和教材開發(fā)能力。
來源:HR管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