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王澍:我相信思想的力量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王澍 建筑師光為人服務是不夠的。建筑師想要真的對社會有所貢獻,必須要變成一個文化戰(zhàn)士 Q:在很多人看來,普獎就像是一個標桿,讓您在世界建筑的舞臺上登了新的高度。您的生

王澍

建筑師光為人服務是不夠的。建筑師想要真的對社會有所貢獻,必須要變成一個文化戰(zhàn)士

Q:在很多人看來,普獎就像是一個標桿,讓您在世界建筑的舞臺上登了新的高度。您的生活是否因此而改變?

王澍:對我個人來說,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我也不想改變。只要自己不想改變,其實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稍微有一點煩惱,因為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我原來一直保持著特別平靜的生活,一種半隱士的生活。

Q:不會因此而多接項目?

王澍:我的工作室叫“業(yè)余建筑工作室”。不同于大多數(shù)的事務所,我們用研究性、實驗性的方式做建筑,建造方式?jīng)Q定了我們要控制建筑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獲獎本就是對我們原來工作方式的肯定,我們還會按原來的方式去做,把速度放緩,深度做深。

Q:這樣做需要有一顆甘于寂寞的心。

王澍:這個時代太積極了,和它保持點距離沒有什么不好。其實我也是入世的,只是我入世的方法和別人不一樣,一直是用一種很平靜的、看起來仿佛消極的態(tài)度去入世。但在碰到問題時,我從來都是直接面對的,用平靜卻非常堅定的姿態(tài)去解決問題。

Q:很多人在研究您的成功是否可以“復制”。

王澍:普獎的意義在于確定一個優(yōu)秀的標準,讓人們可以研究什么是優(yōu)秀的建筑。得獎的建筑師也會被研究,了解他是怎樣的人,致力于什么。我的得獎對其他有理想,并長期保持真誠態(tài)度的建筑師來說,是種鼓勵。我的建筑都在國內(nèi),建筑活動也在國內(nèi),很多年輕建筑師都和我很熟,他們知道我的工作狀態(tài),了解我的作品,他們看到我獲獎,自然也就相信,只要努力,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

Q:但有很多建筑師訴苦:受制于“甲方”,理想不得實現(xiàn)。

王澍:我常常對甲方提要求,比如不許強遷、不能干涉我的創(chuàng)作等等,否則我就不接這個項目。我不是獲了獎才這樣的,而是出道開始就這樣,從沒變過。很多建筑師說什么迫于生計,我從來不認這個賬。這些年來,這種話越說越蒼白,因為這些建筑師其實已經(jīng)賺到很多錢了,可他們還這樣說。這不是生存問題,而是舍得不舍得的問題。我們能改變的首先是我們自己。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現(xiàn)實里,當一名職業(yè)建筑師,光為人服務是不夠的,建筑師想要真的對社會有所貢獻,必須要變成一個文化戰(zhàn)士,要有戰(zhàn)斗的姿態(tài)。

我相信思想的力量。這個時代的問題都是新問題,碰到這些問題,思想沒有力量是不行的

Q:您長久的堅持給了人們很大的啟發(fā)。

王澍:我是一個智商不是很高、但是有點智慧感的人。我經(jīng)常做一些在別人看來有點古怪的事。比如在我年輕的那個年代,圖書館里空蕩蕩的,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在那里埋頭看書,那就是我。后來,大家都回到課堂、拼命學習了,我卻又背著包,按沈從文《湘行散記》的路線,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地走,整整走了三個月。

Q:就像你十年臨同一本字帖一樣。

王澍:不止十年。只要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達到原寫者的意境,我就會一直臨下去。我臨一本唐朝的字帖,我就要讓自己進入唐朝的那個狀態(tài),要“穿越”。但“穿越”不是一下子就能“穿”的,需要人的精神、思想集聚于一點。這很難,但我覺得,堅持下去“穿越”就有可能發(fā)生。

Q:就像您領獎時所說,足夠久的堅持是可以做成一些事的。

王澍:這是一定的。很多人覺得自己天分不夠,我覺得只是大家的興趣太多了。如果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鍥而不舍地、足夠?qū)W⒌貓猿窒氯?,假以時日,你在這個領域里一定就是天才了。把有限的力量變成一束激光,就有穿透力了。

Q:怎樣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王澍:讀書能幫助你看清自己,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個時代,人最不容易看清的是自己。

Q:所以你大量地閱讀,而且讀的都是和建筑無關的書。

王澍:它們和建筑無關,但對我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書。比如我對農(nóng)村問題感興趣,我就讀費孝通先生的《鄉(xiāng)村調(diào)查》,真正地讀到書里面去。我是一個讀書特別龐雜的人。我對哲學有興趣,就讀了幾乎所有中西方的哲學名著,腦子里對整個哲學史有了基本清楚的概念。我對數(shù)學思想革命感興趣,對物理學對這個時代的變更發(fā)生的作用感興趣,對人類學感興趣,還對社會學在這個時代的思想方法論上的作用感興趣,我就去讀與這些相關的書。當然,我也讀了很多藝術方面的書,還讀小說、雜記。讀大量的書,大量地讀。我相信思想的力量,讀書是為了錘煉自己的思想。這個時代的問題都是新問題,碰到這些問題,思想沒有力量是不行的。

Q:在您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的時候,您的同學、同行或許已小有成就。

王澍:我太太和我聊起過這個問題。我對她說,這不是誰先誰后的問題,而是道路不同。就像此時此刻我們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走,一個小小的分叉,會讓彼此漸行漸遠。有一天,在社會中追逐的人們轉(zhuǎn)頭一看,或許會覺得我走的道更有意思些,但那時我早已一騎絕塵。

當然,能否有所成就還有機遇的問題。我特別喜歡少先隊員入隊時的那句誓言——“時刻準備著”。這個時代機遇很多,關鍵在于適合你的機遇到來時,你是否準備好了。我做的事情就是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做好自己的準備,這就是我始終能保持相對平靜狀態(tài)的原因。現(xiàn)在對我來說最危險的是,成功了,大量的機會向我涌來,不光是容易迷失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是否經(jīng)得起揮霍。揮霍兩三下,你就開始蒼白了,無力了,這是不行的。就像打拳一樣,這個時候拳頭該收起來,你才能打出更有力的第二拳。一直把拳頭朝前伸,越打越?jīng)]力。古人說“厚積薄發(fā)”,就是這個道理。

傳統(tǒng)被簡化為裝飾符號強加在現(xiàn)代建筑的表面上,恰恰扼殺了傳統(tǒng)真正的意義

Q:普獎評委會主席這樣闡述您獲獎的理由:“討論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的適當關系是一個當今關鍵的問題,因為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引發(fā)一場關于建筑應當基于傳統(tǒng)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筑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并演化成扎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就我而言,傳統(tǒng)一直存在,我對它的堅持也一直都在。從學校畢業(yè)后我就跑出了專業(yè)的圈子,不僅讀的是專業(yè)之外的書,我整個人的活動都出離圈子了。因為我意識到,光靠讀書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如果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完全和傳統(tǒng)無關的,就無法理解傳統(tǒng)。我住在鄉(xiāng)村,自然、田野這些東西才會進入我的眼睛,才能真正感知自然,感受四季變化,而不是一個匆匆過客。

Q: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里,您和工匠在一起,一磚一瓦地學;您還曾在一件作品里,把施工人員、工匠的名字一一列出來。您理解的傳統(tǒng)是如此的具體。

王澍:是的,對待傳統(tǒng),必須真的扎進去,關注具體的某一樣事情,很深入地去了解,然后才可以談論傳統(tǒng),否則,關乎傳統(tǒng)的討論永遠都是寬泛到虛無,最后變成符號化的、人造的、假的東西。因為我們說的傳統(tǒng),并不是博物館里頭藏了什么好看的東西,而是掌握在工匠手里活的能力和記憶。如果這些工匠沒活干了,這些記憶消失了,我們的傳統(tǒng)就死了。

還是那句話,我首先改變的是我自己。當我發(fā)現(xiàn)我其實對中國傳統(tǒng)一無所知時,發(fā)現(xiàn)書本上的知識是如此蒼白時,我走向工匠,我發(fā)現(xiàn)重大的秘密都掌握在他們手里。不光是建筑的秘密都掌握在工匠的手里,讀下莊子就會知道,大量的哲學寓言也都是以工匠為背景的,比如庖丁解牛。這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傳統(tǒng)——技道合一,對哲學的討論一定是從生活中來的,和生活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哲學思想都是從具體能做的事情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人們可以通過書法、繪畫,通過做家具、造房子、修水利工程等等,體味哲學思想。

Q: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傳統(tǒng)元素就等同于傳統(tǒng)。

王澍:一座現(xiàn)代化的寫字樓能否與“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文化精神相結(jié)合,這個問題的解答一定不取決于寫字樓上是否有仿古屋頂。當傳統(tǒng)被簡化為裝飾符號強加在現(xiàn)代建筑的表面上時,也恰恰是扼殺了傳統(tǒng)真正的意義。

Q:談到傳統(tǒng),就會嘆息當下對傳統(tǒng)的許多破壞。

王澍: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筑師》序言中寫到,他為中國古建筑的狀況潸然淚下。我想,如果他看到今天這個狀況的話,可能就直接跳未名湖了。

人們對傳統(tǒng)建筑的被破壞痛心疾首,但這其實已經(jīng)是挽歌了。文化的消失,首先是文化人的消失,文化的基礎沒有了,然后是把房子里能賣的東西都賣了,最后一步才是賣房子。房子拆完了,就啥都沒有了。這些都是不可逆的。即使有一兩幢老建筑被保下來,也是一種凄涼。因為建筑一定要成片,不成片,生活也就不存在了。

Q:聽說您工作室的門牌“荷花池頭15號”就來自于一座被拆的老房子?

王澍:是的,我關注它許多年,最終,它還是被拆了,我從一片廢墟里把門牌撿了回來。“我們只剩下了玫瑰的名字,卻失去了玫瑰的意義”。小時候我在北京住過的四合院,也是歷史保護建筑,現(xiàn)在也被拆了,我沒有家了。西方有句諺語,“到過巴黎的人,從此不再希罕天堂”。巴黎的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跨越千年,為歷史保留現(xiàn)場。但是,1900年的北京,曾經(jīng)比巴黎還美。我做過一個統(tǒng)計,本土建筑在傳統(tǒng)文化城市中的比例已經(jīng)不到10%。我們在過去的三十年里,“消滅”了過往建筑的90%以上。這還是指歷史文化傳統(tǒng)城市,其他更不用談了。

發(fā)布:2007-11-10 14:5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計劃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