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微信營銷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微信營銷 > 微信營銷軟件

看日本如何解決“微信收費”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這句話同樣適于媒體。當涉及“利益”二字,最容易看到的?是媒體的節(jié)操。

  最近最火熱的“利益”話題,是“微信收費”。各個“專家”紛紛粉墨登場。筆者作為運營商動輒千億盈利的仰慕者,有幸躋身其中,拋售節(jié)操,介紹一下日本運營商向互聯(lián)網服務收費的經驗。

  iPhone 的推送

  微信在日本并不普及,但是蘋果的 Push 技術是和微信類似的技術。他和 IM 是類似的技術實現(xiàn)。(偷窺 iPhone Push Notification 的幕后)

  消息通過蘋果的服務器向 iPhone 用戶實時推送( Twitter 消息在日本幾乎是實時達到的 ),給日本運營商的網絡造成了很大壓力。

  作為首先發(fā)賣 iPhone 的 Softbank,早期不穩(wěn)定的抱怨比比皆是。而且,在日本的兩大前國營背景的運營商不提供網絡流量包月的時候, Softbank 率先為 iPhone 推出了不限流量的網絡包月。

  本來不穩(wěn)定的網絡,“永遠在線”的 iPhone 推送,加上巨大的流量增長,加上不限流量?這是多么腦殘的做法?孫正義如果會中文,好好讀讀中國技術專家的分析,肯定不會作出這種錯誤的決策。

  Line 的興起

  iPhone 帶來的流行只是開始。 2012 年以來, Android 的智能手機開始普及。智能手機的銷量已經超越了功能手機。

  微信的日本版本 Line 的用戶數(shù)在發(fā)布后迅速突破 2 億。 2012 年,日本國內的注冊用戶已經突破 4500 萬。按人口比例算, Line 是和微信同樣流行的 Apps 。

  更邪惡的, Line 竟然還支持通過運營商網絡的免費通話,進一步加大了網絡的壓力。

  日本運營商的對策

  苦逼的日本運營商面對邪惡的 Apps Push , Line ,F(xiàn)acebook Message ,Twitter DM 等大量“永遠在線”的實時推送服務,也迅速找出了對策。

  首先出手的是 Softbank 。因為預料到 iPhone 會為網絡帶來大量的流量,他第一個推出了不限流量的包月 Plan 。之前其他運營商言之鑿鑿不可能的事,孫正義用 4410 日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消費者。接下來出手的 AU 和 Docomo ,他們緊隨其后,也推出了包月 Plan ,給運營商網絡制造了更大壓力。

  智能手機和不限流量 Plan 的普及大大加快了 Line 等 Apps 的普及速度。這些 Apps 也在流量和信令兩方面大大消耗了運營商的網絡資源。

  然后?他們大力鼓勵用戶使用面對“永遠在線”的互聯(lián)網推送服務。在突發(fā)事件時用他們代替通話,反而更加穩(wěn)定。日本 2011 年的東日本大地震就是真實的例子。筆者當時在東京,地震發(fā)生當時,電話基本無法撥通。但是 Twitter DM 一直是暢通的。

  而后,Softbank 投入巨資增設基站,擴容網絡,鋪設免費 wifi 。他的通話接通率,網絡穩(wěn)定性,網絡速度節(jié)節(jié)攀升。

  進入 2013 年,各個運營商爭奪的焦點轉移到了 LTE 。 LTE 網絡的覆蓋成為重要的指標。網絡速度更快速,通訊更穩(wěn)定。

  結果?

  是的,自始至終,日本運營商 沒有 - 你沒有看錯- 沒有 向蘋果, Line,Twitter DM 或者 Facebook Message 收取過費用。

  快速增長的網絡壓力,和運營商不斷的投入網絡建設,搞的運營商非常悲慘?恰恰相反, Softbank 的用戶數(shù)和盈利不斷創(chuàng)造新高。成為三大運營商中的新貴。

  任何技術都有負面風險。但是,風險本身不僅僅是問題,也是機會。解決這些問題?意味著市場,用戶和盈利。

  Softbank 就是抓住機會,解決問題,獲取市場和利益的典型。

  最后的話

  流行并且永遠在線的 Apps 可能造成“信令風暴”?是技術上正確的。但是因此就向微信收費?是商業(yè)上腦殘的。

  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微信濫用技術,否則沒有任何理由去指責微信。用“莫須有”的可能性去要求收費,即使技術上的證明是完全可能的,也和收取“保護費”沒有太大不同。

  但是,要求專家和媒體的節(jié)操恐怕比要求三亞嫩模的貞潔更難一些。比依靠專家決策更靠譜的,是一個更自由的市場準入制度。

  運營商管道化很悲慘?既然悲慘,又何必需要準入?悲慘的事情你開放了也不會有人做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那為何不讓更多像孫正義那樣的企業(yè)家,發(fā)揮技術和商業(yè)上的才能,去解決問題,服務用戶,獲取利潤?

  而媒體能做的,是告訴讀者自由競爭的市場中的歷史,讓讀者能有個自己的判斷。我們可以接受“錯誤”的現(xiàn)實,但是,何妨承認還有的確有另一種正確?

  而讀者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辨方式。如果你們可以被專家忽悠?那么就活該為別人免費的服務付費。

  什么樣的用戶,什么樣的市場。

發(fā)布:2007-02-14 13:54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微信營銷軟件其他應用

微營銷 微信推廣 微信營銷軟件 微信二維碼 微信商城 微信支付 微信開店 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平臺登錄 微信怎么玩 微信認證 下載微信到手機 手機微信 微信官網 微信網頁版 電腦微信 微信電腦版 微信公眾平臺注冊 微信注冊 微信公眾號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