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房地產OA系統 > 相關系統 >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中國BIM,世界BIM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根據麥克勞-希爾公司和清華大學共同完成的《2014中國BIM報告》,中國BIM發(fā)展速度位列全球第4。根據下列5方面,中國BIM發(fā)展空間的排名可能更高。
         根據麥克勞-希爾公司和清華大學共同完成的《2014中國BIM報告》,中國BIM發(fā)展速度位列全球第4。根據下列5方面,中國BIM發(fā)展空間的排名可能更高。
 
       1、應用現狀

       在英國,政府明確要求2016年前企業(yè)實現3D-BIM的全面協同。

       在美國,政府自2003年起,實行國家級3D-4D-BIM計劃; 自2007年起,規(guī)定所有重要項目通過BIM進行空間規(guī)劃。

       在韓國,政府計劃于2016年前實現全部公共工程的BIM應用。

       在香港,2014年至2015年,政府計劃將BIM應用作為所有房屋項目的設計標準。

       在新加波,政府成立BIM基金;計劃于2015年前,超八成建筑業(yè)企業(yè)廣泛應用BIM。

       在北歐,挪威、丹麥、瑞典和芬蘭等國家,已經孕育Tekla、Solibri等主要的建筑業(yè)信息技術軟件廠商。

       在日本,建筑信息技術軟件產業(yè)成立國家級國產解決方案軟件聯盟。

       在中國,無論政府還是行業(yè)巨頭,對BIM的發(fā)展預期遠不如上述國家明確樂觀,對數字化目標和標準制定表述曖昧;但BIM趨勢已經明朗。

       相比2014年,中國BIM普及率超過10%,BIM試點提高近6%。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華中第一高樓——武漢中心等應用BIM的中國工程項目層出不窮。其中,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工程證明:通過應用BIM可以排除90%圖紙錯誤,減少60%返工,縮短10%施工工期,提高項目效益。

       更多招標項目要求工程建設的BIM模式。部分企業(yè)開始加速BIM相關的數據挖掘,聚焦BIM在工程量計算、投標決策等方面的應用,并實踐BIM的集成項目管理。
 

       2、業(yè)務模式

       一方面,使用BIM在建模階段就要預測實施階段的問題和方案,并確定各參與方的對接標準與協調機制,前期需要投入比傳統模式大得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國外注重長期發(fā)展,行業(yè)市場化、專業(yè)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度高,項目規(guī)劃有成熟環(huán)境和機制,一旦啟動,很少變動,本身體現一以貫之的BIM作風。

       但國內偏重短期利益,工程管理粗放。趕設計、搶工期、臨場變陣的工程節(jié)奏,與BIM有明顯沖突。

       目前,IPD模式也開始在國內工程普及了。在該模式下,業(yè)主開工前即召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等項目參與方,共同確定統一的BIM模型。一旦模型確立,既不允許施工過程的設計改圖,也不允許材料應用的方案變更。

       另一方面,國內甲方的地位遠比國外的強勢,對BIM應用的驅動效應更明顯;但其需求的頻繁更改,往往導致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額外的BIM工作量;其對BIM管理的不熟悉,某種程度上削弱了BIM應用動力。

       再者,BIM應用是否提升了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利潤?我國國情下,這一問題仍無明確答案。

       但設計單位工作成本增加,和施工單位的變更利潤等“灰色收入”縮減卻是必然的。同時國內項目很多是總價合同,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因為應用BIM導致的工時增加,甲方不一定買單。
 

       3、人力支持

       BIM應用必然導致工作量大幅度向設計單位傾斜,同時對與設計對接的BIM人才有旺盛需求。

       在國外,業(yè)主成立專業(yè)的咨詢團隊,一對一對接設計團隊;并對項目啟動全過程的軟件類型、數據接口、信息規(guī)范等細節(jié)嚴格規(guī)定。

       在國內,很多設計單位正在組建自己的BIM團隊。但進度不理想:工程經驗豐富的,受困于傳統圖紙思維和固有工具操作習慣,難以快速掌握BIM;可以快速掌握BIM的,又往往工程經驗不足。
 

       4、技術支持

       BIM意味著海量二維數據的加工與三維數據的創(chuàng)建,對數據采集和處理有很高技術要求。但相比國外,國內建設行業(yè)的信息化基礎還很薄弱。

       目前很多企業(yè)的數據采集仍然依靠人工查詢、手動上傳到系統。這種方法不僅周期長,而且精度低,對后續(xù)數據與數據的交互、數據與模型的對接也很不利。要知道,每一家企業(yè)的數據需求、數據格式和表格形式都是不一樣的。

       而且BIM應用很關鍵的一點是實景模擬,這對工程數據與溫度、光照、人流等環(huán)境信息的即時整合分析提出更高要求。

       有沒有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的數據處理方法呢?

       目前造價通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工程人工材料機械設備價格數據標準》的唯一數據提供商,中國建設行業(yè)第一家大數據服務平臺,全國最大的材料價格數據信息系統,提供覆蓋國標所有類型、數萬供應商、326個核心省市的信息價與市場價。并通過為企業(yè)搭建內部材價庫、供應商庫、項目庫與造價通大平臺數據接口,對接國標編碼系統,實現億級數據的自動標準化處理和動態(tài)跟蹤,確保工程信息與BIM模型高效對接。這一切都可以通過一鍵操作實現。

       此外,相比國外以BIM為平臺的定位,現在國內對BIM主要作為軟件來應用,對BIM的項目管理較少涉足。

       這是由國內工程軟件的發(fā)展現狀決定的。

       目前國內工程軟件局限于工程量計算、套價等獨立環(huán)節(jié),解決的問題偏離散、技術,難以滿足集成化的項目管理和方案設計需求。同時圍繞BIM的核心軟件如建模軟件、模型分析軟件、設計模擬軟件等國內還在研發(fā)階段,實際應用時需要從國外引進。短期內更符合中國國情的項目管理軟件沒有相應的技術基礎和技術準備時間。
 

       5、政策支持

       相比國外,國內對BIM的政策支持更有力。前者是市場推進政策,后者是政策推進市場。

       2011年,住建部在《2011-2015中國建筑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綱要》中,將BIM、協同技術列為“十二五”中國建筑業(yè)重點推廣技術。

       2013年9月,住建部發(fā)布《關于推進BIM技術在建筑領域內應用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2016年,所有政府投資的2萬平米以上的建筑的設計、施工必須使用BIM技術”。

       2015年,政府正式公布《關于推進建筑業(yè)發(fā)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把BIM和工程造價大數據應用正式納入重要發(fā)展項目。

       2015年7月1日,《國家安全法》出臺,其中第二十五條強調信息核心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7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開《網絡安全法(草案)》并征求意見,其中第三十條規(guī)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或者服務,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審查。根據上述法案,境外BIM技術公司可能被納入國家安全審查,將BIM模型存放于境外服務器或由境外提供的行為,可能涉嫌違法。

       上述政策無不表明政府對BIM、尤其對國內BIM發(fā)展的高度重視。
 
       最后,國內BIM實踐雖然存在問題,但都是已經暴露的問題;問題一旦暴露,就會有解決的希望。而且國內在建設工程體量方面遠遠領先世界,有更廣闊的BIM應用空間!

       已有業(yè)內專家預言:“雖然BIM技術在國外應用已經有十余年歷史,但最終將在中國取得突破性進展。”


發(fā)布:2007-11-10 13:3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相關系統
聯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