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設備管理的模式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設備管理,需要一定的模式。生產總監(jiān)在進行設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設備管理的模式類型、管理模式的應用形式、管理模式的發(fā)展動態(tài)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否則,要想做好設備管理工作,就會有相當大的難度。

一、設備管理的三種常用模式
設備管理起源于生產過程中的設備維修,其模式與生產發(fā)展階段、生產方式兩個方面密切相關。設備管理的模式,伴隨著生產而形成并發(fā)展。隨著生產的發(fā)展,歷史上相繼出現(xiàn)了許多種設備管理模式,其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模式有三種:事后維修模式、預防維修模式、預知維修模式。具體內容見下表。


1.事后維修模式。
一種在沒有或無法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進行預測的情況下,只能被動地等待設備發(fā)生故障后才進行修理的設備管理模式。這種產生于早期生產時期的模式,比較適用于小型和微型企業(yè),在大、中型企業(yè)應用時,則多被用于廉價和非重點設備的維修。

2.預防維修模式。
一種根據(jù)設備使用時間和磨損程度進行的有計劃的預防性維修的設備管理模式。通常按照設備的不同使用周期來安排大、中、小型修理,優(yōu)點是可以部分地消除設備故障隱患,缺點是可能產生過度或不足維修。這種產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模式比較經典,我國企業(yè)也普遍采用這種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預知維修模式。
一種利用監(jiān)測技術和手段對設備的異常部位或劣化程度進行診斷后實行針對性修理的設備管理模式。優(yōu)點是可以更準確地定位設備病灶,有效防止故障出現(xiàn),并避免過度維修和不足維修;缺點是投資成本較高,操作要求較嚴。這種產生于20世紀末的模式比較適合有經濟實力和技術條件的大型企業(yè),主要用于重要設備的維修。
rn本篇文章來源于PMC資源網(wǎng)公益網(wǎng)站生管物控網(wǎng)
發(fā)布:2007-03-24 10:3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生產制造行業(yè)
聯(lián)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

泛普生產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印刷行業(yè) 生產管理軟件 能源管理系統(tǒng) 工廠管理軟件 生產管理系統(tǒng) 生產企業(yè)管理軟件 印刷管理軟件 免費生產管理軟件 食品行業(yè) 食品批發(fā)軟件 食品進銷存軟件 食品管理軟件 生產管理軟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