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房地產OA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轉載】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項目管理最佳實踐”的胡思亂想
——“項目管理最佳實踐”的胡思亂想
摘要:
對于一個軟件組織來說,什么樣的項目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呢?現(xiàn)如今,各種項目管理方法除了提出各自的理論體系外,也為項目組織提供了豐富的項目管理模型,或者稱之為最佳實踐模型。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直接套用這些模型,具體又該怎樣使用呢?
筆者認為,任何模型都是針對特定的組織而言的,對于一個軟件組織來說,重要的不是選用哪個模型,而是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組織和項目的具體特點,然后再從各種最佳實踐模型中選擇一個最符合組織和項目實際情況的模型。注意,在使用過程中一定不要原封不動的照搬照抄,那樣的項目管理恐怕不是淪為了教條主義,便是流于形式了。
正文:
在軟件行業(yè)中,隨著SLC、CMMI、PMP等項目管理的相關概念不斷被引入,越來越多的項目管理體系和軟件開發(fā)模式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國外同行領先的項目管理最佳實踐也越來越多的被引入國內并得到實施。
我所在的部門也較早通過了CMMI Level2 的評估并取得了證書,我有幸親身參與到了整個CMMI的培訓和評估過程,接觸到了整套的CMMI軟件管理體系和項目管理模式,并在之后的2年中,親自實踐了CMMI軟件成熟度模型推薦的有關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在軟件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按照CMMI的標準和最佳實踐的模版,完成了項目的立項、需求調研、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代碼開發(fā)、軟件測試、系統(tǒng)實施以及項目驗收各個過程的項目管理活動,并編寫了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各種管理文檔,可以說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累了一定的實戰(zhàn)經驗。對于軟件開發(fā)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和最佳實踐模型在項目中的應用,我也有一點粗淺的認識和想法,在這里與各位一起探討。
由于計算機軟件的種類千差萬別,國內的軟件企業(yè)也多以中小企業(yè)為主,整個行業(yè)在組織結構和項目管理方面沒有形成通用的標準,這也使軟件行業(yè)中的項目管理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與其它行業(yè)的項目管理不盡相同。比如說建筑行業(yè),由于其整個行業(yè)已經比較成熟,對每個建設項目的管理程度可以做到十分精細,項目計劃甚至可以精確到每天壘幾塊磚的地步,這樣的項目關倆對于軟件行業(yè)來說,簡直就是個可望而不可及 “神話”。
對于軟件行業(yè)來說,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應該結合行業(yè)自身的特點,既然沒有通用的行業(yè)標準可供選擇,那么就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模型。就如同,人人都知道共產主義是好的,但是我們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必須要先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不能完全照搬蘇聯(lián)的模式(事實也證明這是明智的選擇)。項目管理模型的選取,貴在切合實際,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大家千萬不要被名目繁多的各種項目管理體系中提供的各種成熟度模型和最佳實踐中的開發(fā)管理模式給弄暈啊。
項目管理模型選取的適合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親歷項目的人才知道所用的開發(fā)管理模型是否合適,而這與該模型和所屬的項目管理模式的名氣大小無關。
所謂軟件成熟度模型,顧名思義,這個模型必然是從千千萬萬個具體的項目中抽象而來的,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CMMI模型中所展示的情景具有普適的特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般”規(guī)律,這個抽象的過程也就是從“具體”到“一般”的過程。然而實際情況總是千差萬別,經過抽象的這個“一般”(一般性規(guī)律)恐怕無法順利的適應到每個“具體”(具體的軟件項目開發(fā)環(huán)境)當中去。為了給使用該模型的組織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項目管理指導,CMMI模型提供了許多具體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的軟件開發(fā)組織提供的最佳實踐模型,來幫助軟件組織完成從“一般”回歸到“具體”的過程。
最佳實踐模型是完全來自實踐當中的,是在某些軟件組織中已經實踐過的成功案例,是對抽象的軟件成熟度模型的有益補充,對實施了CMMI的組織有實際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些最佳實踐都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環(huán)境下,由特定的組織和人員完成的一系列成功的軟件開發(fā)實踐活動,盡管可能非常成功,對其它項目組織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但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項目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和特定因素(這點與軟件成熟度模型不同,如果說最佳實踐是“具體”,那么軟件成熟度模型就是“一般”),很難被復制,只有當我們的項目環(huán)境與模型中的項目環(huán)境非常接近時,這個最佳實踐模型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最佳”。
在我們真正要實施某個最佳實踐的時候,項目具體的組織、人員、環(huán)境和限制條件等問題必須充分考慮到。就好比穿鞋子,并不是時下流行的就一定是好鞋子,也不是穿在別人腳上漂亮的鞋子你穿上也一定會漂亮,關鍵在于,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外形條件和氣質特征,其次要從眾多的鞋子中找到最襯自己的那一款,最后,就是要穿上鞋子走一走,畢竟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選擇一個項目的管理模型也是一樣,首先要清楚項目的特點,了解項目組成員的能力和各方面鬧圃繼跫??浯我?癰髦腫羆咽導?敝醒≡褚桓鱟罘?舷钅刻氐愕哪P停?詈缶褪且?謔導?敝屑煅檳P褪遣皇欽嫻氖屎險飧魷钅苛耍?暇故導?羌煅檎胬淼奈ㄒ槐曜跡〈送猓?雜諞桓鱟櫓?此擔?钅拷崾?蟮淖芙岷透骼嘞钅抗芾碇副甑摹岸攘俊幣彩鞘?種匾?模?庖彩親櫓??劬?楹頭岣蛔櫓??犢獾拇蠛檬被??
模型中所展示的項目管理方法,所使用的文檔模版等等,都是在某些特定的組織、人員、環(huán)境當中取得成功的,在現(xiàn)實當中很難找得到與模型所處的環(huán)境完全一致的實例,現(xiàn)實中的項目總是有個鮮明的個性特點,尤其是很多最佳實踐模型都來自國外,很難直接套用到我們的項目當中。如果生搬硬套,很可能會像“南橘北桔”一樣,因水土不服而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效用。只有選擇最接近項目具體情況的最佳實踐模型,才可能發(fā)揮模型的最大效用,取得成功,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項目的失控而導致失敗。
所以說,舉凡模型、模版,都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標準框架而已,具體的應用則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取舍,裁減出真正適合的、屬于自己的“最佳實踐模型”。若一味的照搬照抄,恐怕不是淪為教條主義,便是流于形式了。更加不能為了使用模型而改變自己,那樣無異于“削足適履”。
來自:暢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