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房地產OA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
盧胤翰:追求生態(tài)和人文關懷的臺灣景觀師
瀚翔總經理 盧胤翰
Q:在您眼中,好的景觀作品是什么樣的?
盧胤翰:人們對“景觀”這兩個字的理解通常是眼睛看到的美好事物。“景”不僅是眼睛看到的風景,還包括嗅覺、聽覺、觸覺等。例如,嗅覺方面,某個季節(jié)的花香以及落葉的香氣、自然水景中負離子產生的清新感;聽覺方面,鳥叫、松鼠咬東西的聲音、水流聲、孩子的嬉戲聲;觸覺方面,家具、石頭、植物的設計,溫度和濕度的差異等。
所有這些范疇加起來都還只是解釋了“景”這個字。人們置身“景”中產生了心靈的變化,這就是“觀”。從外觀到內觀,從體驗到領悟有一個過程。一個好的景觀作品不僅是解決視覺的問題,還應該是從外觀到內觀的領悟與感動。
Q:能和我們談談臺灣的景觀設計么?主流思想是什么?
盧胤翰:臺灣景觀發(fā)展的時間比較早,而這些年內地景觀蓬勃發(fā)展的速度甚至超過了臺灣。內地有些公共景觀甚至做得更好。但在私人領域方面,如小區(qū)住宅等,景觀有著不一樣的發(fā)展,商業(yè)帶動了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
內地私人領域方面,大部份項目在形體上還是大量復制國外的文化系統(tǒng),如歐式景觀,雖然瀚翔有時也還在操作這樣的項目。但是只要一有機會,我們都會希望走不一樣的路。這是因為我們來自臺灣的景觀專業(yè),瀚翔在臺灣做的大多是高端產品,在整個高端產品市場上約占70%。這一群接受高端產品的業(yè)主大山大水看得比較多,海外歷練也比較多。因此追求的不再只是文化復制的景觀設計。
這幾年,臺灣這些高端作品希望透過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修養(yǎng)內涵及剛才提及的嗅覺、聽覺、觸覺、視覺等的手法,讓人從中獲得不同的感受,進而在心靈上得到感動。在“形”上的追求并非重點,但是讓所有人進入空間中后會有平靜、愉悅的情緒變化。臺灣與內地的差異性也是社會價值觀的不同。在臺灣,人們更能夠接受另外一個心靈層次的景觀表達,同時也更多關注的是生態(tài)。我們也漸漸在內地的項目中推動這些觀念并且進行實踐,應該把這樣一種好的想法引入內地。
在臺灣的生態(tài)方面,水資源的回收是很基本的,把環(huán)境舊的紋理適當保留,增加對新時代的詮釋,這是我們在臺灣常做的事情。臺灣的土地資源少,項目的尺度比較小,很少有機會操作比較大的地景,但臺灣的項目相對而言也比較精致。碳足跡、綠能運用及LEED方面,我們也一直在操作,內地才剛起步,人才和技術都稀缺。
Q:瀚翔獲得了2014年臺灣景觀大賞,得獎作品是“新莊區(qū)峰景建設鳳翔小區(qū)景觀設計”,能和我們詳細談談這個作品么?
盧胤翰:這是一個大多由藍領階層、一般勞工居住的高密度住宅項目,售價很便宜。景觀大賞這一年有四個得獎項目,另外三個都是公共景觀。一般的項目在進行建筑規(guī)劃的時候,我們就進入團隊了。但這個項目不是這樣的,我們進去的時間比較晚,建筑快蓋好了,但環(huán)境令人很不舒服,兩排城墻似的高層房子將容納一千多戶的家庭,居住密度非常高。我們做了很多豪宅,但也希望能用我們的專業(yè)為一般平民百姓服務。
在這個項目中,地塊邊上有一條小溪流。一般而言,越沒有人管的溪流,生命力越旺盛,越多人管的反而越慘,這條溪流屬于前者。但建造好的兩排高大房子把人和生物的關系完全截斷。開發(fā)商同意我們拿掉一棟建筑,很少開發(fā)商愿意做這樣的事情。拿掉一棟房子的原因是我們希望這兩排長近二百米的高大建筑中間可以讓出一條生物走廊,讓河域的一些生物能夠較容易遷徙到小區(qū)中我們設計長約200多米的景觀綠廊中。如果保留這棟的房子,它就會像一堵高墻將河邊的鳥類、松鼠、青蛙生物阻擋在外。
另外在溪流邊原來建好了50長4米多高的擋土墻,經過我們設計成一處自然流瀑與池塘后,溪流上多樣性的生物能夠慢慢移動到住宅庭院里,孩子能在童年時代感受城市環(huán)境里的大自然,那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有許多鳥飛進去并在中庭筑巢、烏龜也爬進去,還有青蛙、魚等。這個環(huán)境有很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擋土墻上的垂直覆土是由我們團隊中專業(yè)人士做的,這些土經過特殊處理后下雨的時候不會掉下來,一年后,上面都長滿了青苔和蕨類,這就是我們談的”生物多樣性”當中的”多孔性”,這是花崗巖或任何昂貴的建材都做不到的。
在中庭里我們做了高低差的立體空間,透過植物等自然元素的設計,蝴蝶、鳥、昆蟲都進來了,孩子在里面奔跑、嬉戲、騎腳踏車,這是一個很舒服的環(huán)境,眷顧了一千多個家庭。如果一個家庭有四個人,等于是四千人“幼有所長、老有所終”地在這里生活。這是瀚翔做對的一件事情,大概也是其得獎的原因吧。雖然瀚翔有很多知名的項目,但這個項目在得獎前卻不怎么知名。
Q:瀚翔自上世紀末成立以來完成了許多設計與規(guī)劃項目,囊括了豪宅、酒店、別墅、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公園等,從中我們都能體會到桃花源的感受,這些設計是不是都有一個總的思想在里面?
盧胤翰:總的思想還是我們十五年前開創(chuàng)瀚翔的初衷。不論你的技巧、專業(yè)知識、學歷背景再好,或者曾經在好的公司里歷練過,我們看重的是你看待這個專業(yè)工作的初衷是什么。
第一,從人的角度出發(fā)。每天我們都在消耗地球的資源,我們是否能把所有的人都照顧好,能夠讓孩子有接觸大自然等美好事物的機會,能夠讓老人能很舒適地過下半生,重新綻放他們的生命,再為社會做貢獻。
第二,“景觀”這兩個字是需要經過演示才能讓人明白“景觀是什么”。大家總以為景觀就是造園、造景,大量的是在視覺上的設計。景觀設計師要考慮如何尊重原有的歷史紋理和脈絡及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們常常在景觀設計的時候,是不管鄉(xiāng)野或城市周圍的大環(huán)境是什么?關起門來做設計。例如,面對一個坐落在山里的項目,景觀設計師缺少生態(tài)觀,做了很多自以為是的”環(huán)境藝術”,土地被分割得四分五裂。原先很好的水文、植被滋養(yǎng)了很多昆蟲及動物,而食物鏈里的生物是息息相關的,人為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融入后,原有美的東西都不見了?;謴偷拇鷥r是非常大,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瀚翔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有這樣的背景,會從生態(tài)的角度、從關心其他物種關心土地紋理的角度來做設計。
第三,能夠跨越邊界,包括地域、知識、心靈的邊界。我們公司每年都會帶同仁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不參加旅行團,而是由同事自主擔任分組導覽,自己公司安排旅行的內容,公司負責出錢及統(tǒng)籌。通過這樣的培訓,我們的同仁能夠對世界各地的當?shù)貧v史、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有很好的了解。這也是跨越邊界的一種訓練。瀚翔在這些年一直是從以上三點出發(fā),我們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盡力在維持這三個原始的初衷。
Q: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團隊,作為企業(yè)管理者,您眼中好的團隊是什么樣子的?
盧胤翰:作品的誕生離不開團隊的思想,瀚翔的團隊看重的是心法的演練,就像武俠中,最上乘的功夫往往不是招式而是心法。拜師學藝的時候,最重要的不在于招式,而是在挑柴燒水這樣艱苦的微不足道的過程中所習得的心法。
瀚翔有著很好的團隊伙伴,第一,很敬業(yè),工作的密度和壓力都很大,但幾乎每個同仁都盡心盡力的珍惜每一個項目;第二,自我的不斷超越,更新想法,往下一個階段走。瀚翔的每個作品風格都不一樣。很多業(yè)主問我們最擅長什么,答案是我們會看著土地的紋理及特質,并去了解業(yè)主的企圖、了解這塊土地未來居住的人及土地的原始脈絡,從而得出最好的構思和最好的設計。我們手上有許多很大規(guī)模的城市景觀規(guī)劃項目,也包括旅游開發(fā)及商業(yè)規(guī)劃等,我們經常組成上海和臺北的合作團隊對項目進行實地田野調查,這是一般團隊不會努力做的事情,其中包含了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脈絡、城市紋理的充分理解,否則是做不出好的作品。
一個好的團隊會更謙遜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更宏觀更遠地看待這份工作。我們不是純粹的藝術家,會做出一個很了不起的雕塑、繪畫等藝術品。我們很大的工作是在提醒社會對生態(tài)、景觀、人文、歷史、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這是很要緊的,因為大家急著掙錢會忘了這件事情。一個好的團隊應該要有一份這樣的關懷。
Q:在教育方面,您也有和院校合作為學生授課,可以詳細談談這方面么?
盧胤翰:目前內地的景觀教育是不完整的,這在我們自己的同仁身上就看到了。大學或者研究所畢業(yè)以后,他們知道的專業(yè)知識很少。內地大學的教育中,老師的著重點是放在教授學生未來如何掙錢,成為了不起的設計師或老板,而忽略了學生在未來能夠為社會扮演什么角色。大多是在智育方面,很少在德育、群育(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這些聽起來彷佛很高調,在閩江學院授課的時候,我嘗試在傳授知識同時,更注重學生德育及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老師從不缺課,為了這一門課,專門有兩個公司同事幫我準備上課的資料,我告訴他們我要什么內容,他們幫我準備,我再仔細檢視調整。課程訓練在德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老師要以身作則,所以老師再忙從不缺課、調課,我們大可以請很多畢業(yè)于國外研究所又有教學經驗的事務所同事代課,但我從來不做這件事,而且所有上課內容都是我投入許多精神思考準備的。
第二,上課過程中,除了教授知識以外,設計讓同學彼此意見不同發(fā)生沖突的機會。大量分組作業(yè),組員之間會有觀念的不同,但是在工作量、時間壓力下逼著他們決定事情,他們就很容易發(fā)生爭吵,然后溝通協(xié)調,最后取得共識。在課程的訓練中,我讓他們有機會爭吵,溝通協(xié)調后大家再一起往前走。進而培養(yǎng)團隊精神,這是群育的訓練。
有一門課是教學生從設計到繪制細部施工圖、編制預算、自行采買、自行動手施工的課。除了生態(tài)、工程這樣知識方面的教授外,還給予他們每組(8-10人)一塊土地,先分組做設計,之后他們需要提交預算給我,這對于孩子們來說很困難,因為他們不知道市場價格是怎樣的,如何計算?不知道怎么填,而我在這么短的時間也沒法教這么多的人,因為每一組的設計方案及內容都不一樣。所以我請我們很多公司的同事幫忙作為他們的小組老師,教他們怎么將設計案變成工程圖及預算。在有限的時間、經驗下,學生可以體會到工作壓力很大,而未來出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就是這樣的,這讓他們知道將來要面對的問題。
做完預算并經老師審核通過后進行采買,每組拿到十萬元。如何采買,要買多少木頭、石頭、灌木、喬木、錘子、釘子、工具等,你會看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時會互相指責對方,“和你說這個要買,你為什么不買”,“為什么你忘了買……”。最后,要各組要自己動手做出自己的設計。
我們在臺北的陽明山上找了一大塊土地,他們在那里把自己的設計施工圖、預算、采買的東西,自己動手施作出來,工作量很大,但規(guī)定不準他們晚上加班,但經常下課了以后,他們又偷偷地回去,園丁說他們自動自發(fā)的做到三更半夜,白天沒課時一大早就來,周六周日一大早就來,老師沒有逼他們。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學業(yè)上或許不是很好,可是當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那種想把事情做好的沖動和為了做好事情的團隊合作精神,有時候我在一旁看了會覺得好感動。
雖然是大三的課程,但最后出來的成果我覺得遠遠超過大學畢業(yè)生的水平。這是他們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被激發(fā)出來了。從中,他們知道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學到了許多一般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對我而言,這是很美好的回憶。課程結束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哭了,因為他們付出很多努力,而且彼此互相鼓勵,一起堅持的下來。最后,我請了系主任及五個老師來對他們的成果進行評分,像是電視節(jié)目一樣,給學生舉分數(shù)牌子。我們將幾周來現(xiàn)場辛勞工作的實況及最后評分的比賽,錄制成影像后讓他們帶回福州。這個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傳遞更多面相的價值觀。
【盧胤翰個人簡介】
經歷
臺北 瀚翔景觀國際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上海 上海翰祥景觀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總經理
臺灣大學建筑及城鄉(xiāng)研究所規(guī)劃室 規(guī)劃師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 講師
- 12015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20)
- 2陳燕飛:傳統(tǒng)情懷與當代設計的平衡者
- 3時評:城市建設切莫忽視綠色“外衣”
- 4節(jié)能建筑設計與高新技術應用
- 5績效考核四大疑難雜癥
- 6時評:比火災原因更難厘清的養(yǎng)老困局
- 7房地產項目管理軟件怎么選?
- 8管理即溝通
- 9吳發(fā)沛:模塊化建筑大有作為
- 10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產生法》練習題(29)
- 11北京長城杯整體創(chuàng)優(yōu)措施
- 12質量管理:鋼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 13時評:“噴涂”建筑會造成不可逆影響
- 14谷巖:未來建筑要更好體現(xiàn)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 15時評:謹防公共建筑淪為耗能大戶
- 16質量管理: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
- 17[廣西]框架剪力墻辦公大樓質量創(chuàng)優(yōu)策劃(魯班獎 附圖)
- 18[北京]框架核心筒結構博物館施工創(chuàng)優(yōu)策劃(魯班獎)
- 19時評:智能建筑發(fā)展喜中帶憂 應如何優(yōu)化升級?
- 20鋼筋配料單
- 21液壓電梯整機安裝質量驗收記錄表
- 22為軟件質量保駕—過程管理與項目管理技術的應用
- 23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技術》模擬題16
- 24北京某鋼結構工程質量創(chuàng)優(yōu)方案
- 25安全工程師考試《安全生產管理》備考習題精選(3)
- 26潘延平:新常態(tài)新形式對建筑設計提出新要求
- 27伍江:“城市與自然應“握手言和”
- 28唐克揚:長安并不只是想象中的偉大
- 29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6)
- 30時評:中國城市標志性建筑風格背離傳統(tǒng)建筑美觀底線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