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調查稱手機網購增逾六成 微信購物售假欺詐頻發(fā)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近日,記者從中消協(xié)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采訪發(fā)現(xiàn),與去年相比,“手機網購”成為新的投訴重災區(qū),尤其是微信朋友圈購物中,售假、欺詐、收款不發(fā)貨、退貨難等問題層出不窮。根據最新出爐的2014年中國互聯(lián)網網購數據,2014年我國網購用戶達3.61億,手機購物用戶達2.36億。

然而,手機網購狂飆突進的背后是網購投訴呈爆發(fā)式增加的隱患,“殺熟”交易行為頻頻曝出維權難。

去年手機網購用戶

增長逾六成

日前,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發(fā)布《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2014年我國網購用戶規(guī)模達3.61億,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guī)模達到2.36億,手機網購增長率為63.5%,是網絡購物市場整體用戶規(guī)模增長速度的3.2倍,手機購物的使用比例提升了13.5個百分點達到42.4%。2014年移動網購市場規(guī)模達8617億元。

然而,隨著網絡購物用戶逐年增加,消費者網購投訴糾紛也在不斷增加。根據中消協(xié)日前通報顯示,去年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的遠程購物投訴達20135件,其中網絡購物占比92.28%。由此估算,網購投訴平均每天就有約50件。

根據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tǒng)計,去年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1萬余件,投訴中,有關質量問題最多,占45.8%,售后服務問題占17.91%,合同問題占12.97%。

朋友圈“殺熟”成新災區(qū)

相比前幾年網購遭遇的“維權難”,2014年,國內移動網購維權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特別是伴隨著“微信朋友圈”的興起、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際運用缺乏操作細節(jié)以及電商寡頭壟斷趨勢而加強。

微信“殺熟”交易頻曝維權難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來自移動端的電子商務(如微信購物、App購物、手機QQ網購)等新興移動網購領域維權問題日漸凸顯,成為僅次于傳統(tǒng)PC網購和O2O團購的第三大用戶投訴熱點領域,占總電商投訴11.01%。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表示,移動電子商務維權很大問題出現(xiàn)在,例如朋友圈購物,售假、欺詐、收款不發(fā)貨、退貨難等問題,公眾號中賣假售假情況觸目驚心。由于缺乏經營主體,買賣雙方屬于私下交易等因素,類似微信購物等“殺熟”交易行為頻頻曝出維權難。

消費網購“三禁忌”

專家建議,為打破網絡購物維權地域間取證難的問題,建議推廣“聊天記錄”、“快遞單”可作網購商品維權證據的做法。此外,建議法院在要求損害賠償時將消費者的維權成本計算在內,以形成良好的消費維權氛圍。

消費者網購時需謹記“三禁忌”。一忌投訴無據,網購時需及時索要并保存發(fā)票、保修卡、服務承諾等消費憑據,以備維權時作為證據。

二忌坐失良機。部分消費者遇到消費爭議時,易聽信廠家、商家“許諾”,答應馬上解決。一旦超出規(guī)定期限,被訴方往往不肯認賬。

三忌私下交易。以“微信代購”等新型網購為代表,賣家真實信息難以查詢,買家賣家私下交易居多,極易陷入維權困境。


發(fā)布:2007-06-04 14:1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泛普博客其他應用

泛普OA商務合同 泛普OA需求調研 泛普OA實施方案 泛普OA項目啟動 泛普網絡硬件配置 泛普OA部署安裝 泛普流程模板表單 OA系統(tǒng)二次開發(fā) 泛普常見問題解決 泛普OA操作手冊 泛普軟件項目驗收 泛普培訓推廣上線 泛普OA售后服務 泛普新聞 泛普期刊 泛普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