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第八章項目質量管理8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8.3.2質量控制的手段和技巧
  1. 檢驗。檢驗包括測量、檢查和測試等活動,目的是確定項目成果是否與要求相一致。檢驗可以在任何管理層次中開展(例如,一個單項活動的結果和整個項目的最后成果都可以檢驗)。檢驗有各種名稱:復查、產(chǎn)品復查、審查及回顧;在一些應用領域中,這些名稱有范圍較窄的專門含義。

   2. 控制表??刂票硎歉鶕?jù)時間推移對程序運行結果的一種圖表展示。常用于判斷程序是否"在控制中"進行(例如,程序運行結果中的差異是否因隨機變量所產(chǎn)生?是否必須對突發(fā)事件的原因查清并糾正?)。當一個程序在控制之中時,不應對它進行調整。這個程序可能為了得到改進而有所變動,但只要它在控制范圍之中,就不應人為地去調整它。

   控制表可以用來監(jiān)控各種類型的變量的輸出。盡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蹤重復性的活動,諸如生產(chǎn)事務,它還可以用于監(jiān)控成本和進度的變動、容量和范圍變化的頻率,項目文件中的錯誤,或者其他管理結果,以便判斷"項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圖8-4即為項目進度執(zhí)行控制表。

   3. 排列圖。排列圖是一種直方圖,由事件發(fā)生的頻率組織而成,用以顯示多少成果是產(chǎn)生于已確定的各種類型的原因的(見圖8-5)。等級序列是用來指導糾錯行動的--項目小組應首先采取措施去解決導致最多缺陷的問題。排列圖與帕累特法則的觀點有聯(lián)系,后者認為相應的少數(shù)原因會導致大量的問題或缺陷。

 
  4. 抽樣調查統(tǒng)計。抽樣調查統(tǒng)計包括抽取總體中的一個部分進行檢驗(例如,從一份包括75張設計圖紙的清單中隨機抽取10張)。適當?shù)某闃诱{查往往能降低質量控制成本。關于抽樣調查統(tǒng)計有大量書面資料和規(guī)定。在一些應用領域,熟悉各種抽樣調查技巧對于項目管理小組是十分必要的。

  5. 流程圖。見8.1.2.3部分。質量控制中運用流程圖有助于分析問題是如何發(fā)生的。

  6. 趨勢分析。趨勢分析指運用數(shù)字技巧,依據(jù)過去的成果預測將來的產(chǎn)品。趨勢分析常用來監(jiān)測:
   技術上的績效--有多少錯誤和缺陷已被指出,有多少仍未糾正。
   成本和進度績效--每個階段有多少活動的完成有明顯的變動。

  8.3.3質量控制的輸出
  1. 質量提高。見8.2.3.1部分。

  2. 可接受的決定。經(jīng)檢驗后的工作結果或被接受,或被拒絕。被拒絕的工作成果可能需要返工(見8.3.3.3部分)。

  3. 返工。返工是將有缺陷的、不符合要求的產(chǎn)品變?yōu)榉弦蠛驮O計規(guī)格的產(chǎn)品的行為。返工,尤其是預料之外的返工,在大多數(shù)應用領域中是導致項目延誤的常見原因。項目小組應當盡一切努力減少返工。

  4. 完成后的審驗單。見8.1.3.3部分。在使用審驗單時,完成之后的審驗單應為項目報告的組成部分。

  5. 程序的調整。程序的調整指作為質量檢測結果而隨時進行的糾錯和預防行為。有些情況下,程序調整可能需要依據(jù)整體變化控制(見4.3部分)的程序來實行

發(fā)布:2007-02-28 10:2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相關系統(tǒng)
聯(lián)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