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房地產(chǎn)OA系統(tǒng) > 相關系統(tǒng) > 房地產(chǎn)項目管理軟件
劉旭:一位建筑師的生活如何注解個體體驗
劉旭
關于劉旭
1989年畢業(yè)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3年畢業(yè)于里昂建筑學院
2005-2008年擔任Urbanus都市實踐北京公司總經(jīng)理
2009年至今擔任UDG聯(lián)創(chuàng)國際設計集團副總裁、北京公司總經(jīng)理
1、城市+生活>空間
城市加生活,遠遠大于城市空間體驗,因為加上個生活,就增加了很多個性的心理訴求。我們出行經(jīng)過哪個城市跟當成在那兒生活,或者本身就生長在那兒,心境、體驗、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城市生活,走過路過沒有意義,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生長、融入,就像在那兒生活,這是城市生活最終需要的體驗。
至于什么樣的城市生活是人們想要的?生活在某個城市的人,跟你說自己生活的城市很好,他是有發(fā)言權,但是也有潛意識里炫耀的嫌疑,關鍵是你對別人所說的城市不了解,自然更不知道如果自己生活在那里到底好不好。
所以,關于“我渴望的城市生活”,是從每個個體自身心理出發(fā),適合他的,先有那個人是什么樣,什么個性、什么氣質(zhì),比如有的喜歡小資生活,可以選上海,才有他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再有他想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樣的。
我走過的城市,我感受到的現(xiàn)實,就是“無根”。出生在一個地方,上學離開出生地到一個城市,工作需要又從中國到海外,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現(xiàn)在定居在北京,可是這一路轉(zhuǎn)折中,路過的那些城市讓我感覺哪個城市都和我沒什么根本關系,我對家鄉(xiāng)也是熟悉又陌生了。
城市各不同,生活各不同,如果從城市和各個城市生活來看,去評選什么樣的城市生活是我們想要的,各個城市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最大的不同還是每個個體的人,有的想要親情、有的喜歡故鄉(xiāng)的朋友圈,“我渴望的城市生活”選擇哪個城市實現(xiàn),關鍵是看你想要什么,什么對你來說最重要。
2、設計也像寫作,作者要有自我的個體體驗
設計,肯定是后天的,這就受到時代、生活等環(huán)境背景的影響,這些因素積淀下來影響一個人的設計之路。我在學設計之前,那時我的生活經(jīng)歷就沒有現(xiàn)在這些年輕人經(jīng)歷的這些。比如昨天我?guī)Ш⒆尤ニ{色港灣,跟我比這是他成長中特有的經(jīng)歷,我小的時候只去過合作社,再想想三十年后,我的孩子到了我這個年紀,很難想象那時的藍色港灣是個什么樣的存在,或許已經(jīng)被摧毀或者還有我們也不知道的什么變化。
我說的意思是什么?我在學設計之前,我的生活經(jīng)歷實在是太空白了,但是要學好設計,生活經(jīng)歷早晚都要惡補回來。幾年前我們單位有個年輕人,說不想老做商業(yè)項目,能不能做一把劇場,我說打住,先和我講一講,你都看過什么劇,看過歌劇還是中國的戲曲,你去過幾次音樂廳,為什么想做劇場,對這個東西有沒有理解,你都不了解它的內(nèi)容甚至對劇場沒有合理的概念,怎么做。
設計走進生活,生活遇見設計,首先我們自身要提高并且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才能保證有更好的設計。所以后來我也慢慢理解了那句話:在歐洲,一個設計師到了60歲的時候是他的黃金年齡,那時他才能有資本把對生活的理解傳達給別人。磯崎新做正大喜馬拉雅的時候,把戴志康拉到日本,但是沒讓他看自己做的哪個項目,而是帶著他從自己的小學開始,到自己家在哪,走了一圈,告訴他:我是這樣的一個人,你就知道我會給你設計什么了,你委托我設計,如果你對我整個的生活閱歷不認同的話,自然對我的設計理念都不認同。
所以我想設計和生活之間是這種獨特的互生關系,當然我們現(xiàn)在做的設計,可能談不上這些了,除了極個別的設計師,所謂的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做,大部分的設計還是違心的一些設計。
3、建筑師眼中的設計師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建筑師在大學那座象牙塔里就滿腦子都是大師,但怎么才算好的設計師?他應該是年輕的時候不把個人的喜好強加給別人,除非你有一定的個人閱歷后,有一定的判斷力;尤其是面對項目的剛性需求和現(xiàn)實的利益時,有自己的判斷和堅守,能夠解決其中的矛盾沖突,對整個項目進行更深的詮釋。
好的設計師,是善于在夾縫里生存,想賣自己的私貨,自己的追求,面對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在妥協(xié)與堅守之間給自己營造一個很小的縫隙,如庖丁解牛,不能干完活刀壞了。
當然,好的設計師上升為大師,就有了自我的個人魅力。這其實是他自我經(jīng)歷的積淀和對生活獨特的個人理解。大師有時可能只需要一句話就能中標了,這也是有合理原因的:他對這個東西的描述,使得你覺得你很向往,不用任何其他的東西,因為其他所謂技巧等這些東西,你有,誰都有,干脆對生活真正的描述是人家根本的解讀。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一些國內(nèi)的設計競賽會發(fā)現(xiàn):總是在拼比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形式上大家理解的基本都一樣,然后比拼一些技巧,這都抵不過去比那些根本上的東西。大家對生活態(tài)勢的理解和描述不同,才能產(chǎn)生根本差異。
我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個委托人,他找了幾家設計單位,建幾個別墅,他提出的委托條件是:談論大隱于世,能夠談明白就委托你,談不明白這個事不用做。我很理解,我們做東西要有靈魂,你靈魂是對的,你的東西能夠表達你的靈魂,如果不能表述清楚其他都是皮毛,是賣弄形式,如果你能了解對生活有理解才能做這個事,這個就是說,你說你很年輕,沒有對生活的理解,已經(jīng)沒有世界觀,沒有哲學,你就無法去做這件事。
4、那些努力滿足大眾個性體驗的項目
建筑師做設計,從方案到施工完成,不拿效果圖說話,拿實際的東西來說。我說一個典型的項目案例,大芬存美術館,我個人認為,那個項目是一個建筑在解決一個城市問題。
這個項目本身,是做了一個開放形式的空間。它后面隱藏了一大片住宅樓,所以設計建造的時候,核心理念是要做一個開放的美術館,用穿過美術館的直線路線,代替繞行兩邊的曲線。就像是一個角的兩條邊,美術館開放空間成為那條距離最短的對角線,這樣為居民提供了走捷徑的便利,同時居民也獲得了藝術的熏陶,他們可以就地在墻上隨便畫。
項目建成后,大家感覺都很好,比較可惜的是什么?確實很多居民都這么走,可后來美術館不干了,說這個事給小區(qū)制造了這么多方便,小區(qū)得給我錢。最后過路費沒收上來,開放空間也給堵上了。
設計應當以人為本,但到底是以甲方還是使用者,這個很難把握;給城市做公共空間,應充分考慮和結合當?shù)氐拿袼?,根?jù)當?shù)厝艘恍﹤鹘y(tǒng)的想法做出正確的解讀。有時民眾的訴求更簡單,沒有想過很多,更關注使用。
我認為,作為一個能足以代表時代性的建筑,不應單單追求標新立異之感,應充分考慮當?shù)氐膶嶋H情況和人們的具體訴求;好的建筑應當給受眾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問題。做設計,說到底就是給一個解決方案,設計最重要的是得體,不是豪華與新奇;做設計就像寫小說,所有的字都是現(xiàn)成的,只需要用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排列組合,不用去搞一些奇怪的東西,有時候傳統(tǒng)的東西未必完全不好,這是目前我們對自己的定位。
- 1項目溝通管理練習題
- 2戴立松:尋找快樂的生活本質(zhì)
- 3唐嘉舜:建筑的可持續(xù)成長
- 4張玉良:房地產(chǎn)業(yè)面臨三大挑戰(zhàn)五大機遇
- 5李稻葵:城鎮(zhèn)化必須政府規(guī)劃 只是領導過于“任性”
- 6潘向東:用宏觀的視野和思維做設計
- 72015安全工程師《安全產(chǎn)生法及相關法律知識》習題(4)
- 8安全工程師《生產(chǎn)法及法律知識》預測試題(8)
- 9時評:未來是否向智能環(huán)保精細化發(fā)展?
- 10周安橋:對中國房地產(chǎn)市場審慎樂觀
- 11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管理知識》模擬題1
- 12信息化項目管理案例點評
- 13上海某辦公樓安全文明施工創(chuàng)優(yōu)措施(標化文明工地)
- 14廣州某大學城質(zhì)量創(chuàng)優(yōu)實施細則(爭創(chuàng)魯班獎)
- 15孟建民:回歸理性 做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
- 162015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chǎn)技術》題解10
- 17時評:莫讓“山寨”建筑成為中國特色
- 18時評:尊重眾籌建房,期待立法
- 19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5)
- 20時評:警惕城市的“另一面”
- 21建筑施工檢驗批質(zhì)量驗收記錄全套表格(GB2002)
- 22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31
- 23[簡單]某度假酒店創(chuàng)魯班獎(國優(yōu))管理規(guī)劃
- 24時評:古建保護重在“魂”而不是建筑本身
- 25綠色施工發(fā)展路徑探析
- 26成思危:房地產(chǎn)業(yè)在中國20年內(nèi)是支柱產(chǎn)業(yè)
- 27上海市工程月度綜合檢查表
- 28質(zhì)量管理:六西格瑪在中國
- 29[北京]辦公樓施工質(zhì)量策劃書
- 302015年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題1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