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才策略:如何篩選職場新人
日前《Cheers》雜志針對臺灣1,000大企業(yè)人資主管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企業(yè)主征才時重視的能力是學習意愿及可塑性(88.5%),穩(wěn)定度與抗壓性(81.4%),及團隊合作(62.8%),也就是一般用人主管常說的「工作態(tài)度」或「潛力」。這些所謂的「潛力」并非抽象的概念和形容詞,而是外在可看得到的具體行為。例如,當同事需要協助時是否主動伸援手;在沒有主管指示之下,會不會自己花額外時間請教他人,主動學習;被主管訓斥或客戶抱怨后是否情緒低落,興起放棄的念頭。
----有效的甄選流程
該用什么樣的甄選流程來篩選新鮮人?設哪些關卡?用哪些工具?這個問題取決于選人的標準(也就是成功典范)、市場供需、職務的重要程度,以及預算。若職務很重要,例如未來送去國外歷練的「儲備干部」,那么就值得多設關卡,仔細篩選。若預算有限,那么前端多用便宜的工具大量篩選就會比較適合。一般來說,選才的工具及關卡有以下幾種:
----履歷表審閱:這是選才的第一步,目的是選入適合的人選進入下一關評估,知識經驗就成為第一關篩選的標準。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先界定2種標準:MustHave及NicetoHave。例如,大學畢業(yè)、財金相關科系為MustHave,30歲以下,有國外求學經驗為NicetoHave。之后將履歷分成3類:
1.符合MustHave及NicetoHave;
2.僅符合MustHave的條件;
3.兩者皆不符。
當然,第1類的人選就取得進入下一關的門票。惟有第一類人選數量不足時,再從第2類的履歷挑選進入下一關。
----電話訪談:有些企業(yè)在約人面談前會先以電話做簡單訪談,了解對方的學經歷,詢問為什么應征這份工作,并簡單介紹公司及未來的工作性質,以確認對方進入下一關的意愿。透過成本低的電話訪談,可初步確認及過濾工作動力不合的人選。
----測驗:通過電話訪談的應征者可邀請進入下一關參加測驗。測驗也是一種成本低,可大量評估且有效的篩選工具。一般最常用的有:
1.專業(yè)/技能測驗:了解知識及技能的程度。例如招考程序設計師很自然地會考程序設計。另外,英文也是許多外商常用的測驗。曾有間知名外商大量招考驗證工程師,面試前要求進行電子學及物理學的測驗。然而測驗試題及作答都要求以英文進行,使得專業(yè)知識強但英文不佳的人被篩掉,成為遺珠之憾。因此安排測驗時,務必厘清測驗的效度,也就是測驗題目是否真能測出想了解的知識或技術,不要讓多重目的測驗彼此「污染」,影響效度。
2.人格特質測驗:了解個性及偏好,也就是所謂冰山下的潛在性格,這反映的是一個人的行事風格、價值觀、喜好、動機。人格特質測驗最為人所垢病的就是效度及與工作的相關程度。因此人格特質并不適合用來篩選,比較適合作為了解應征者行事風格的參考。運用人格特質測驗時必須搭配其它選才工具(如面試),才能提升選才的精準度。
3.適職測驗:依據職能設計適用多種角色的情境測驗。例如銷售適職測驗、主管適職測驗、專業(yè)人員適職測驗等。這可以了解應征者的判斷能力、工作模式及動力,以及過往的行為模式,例如應征者是否積極主動、決策判斷優(yōu)劣、是否善于合作。由于問題的情境與工作相關,并經過常模建置及效度驗證,較能有效預測未來的工作表現,也比較容易被應征者所接受。
----行為式面談:之前重重關卡主要用來篩選知識及經驗,甚至也可初步窺探某些職能及動力。接下來就是要搜集行為資料,以了解應征者是否符合所需的職能。行為式面談是一般常用的職能行為評估工具,由「過去行為預測未來行為」,利用面談搜集過往行為事例了解應征者過去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并從中判斷他的行為是否符合職能行為。行為式面談是一項技術,有效的執(zhí)行必須注意4個要素:
1.對職能的理解:企業(yè)主喜歡有「企圖心」的新鮮人,但每個人對企圖心的解讀不一,可能是指主動承擔任務(積極主動),或為自己設定挑戰(zhàn)性目標(追求卓越)。因此職能要有清楚的定義及行為指標,且面談主管對職能有清楚及一致的理解。
2.提問行為問題:搜集資料的工具就是問問題。但如何問有效的問題,也是一門重要的技術。筆者過往為企業(yè)上課時經常發(fā)現,主管們都知道問行為問題,但實際面談時仍下意識地問假設性問題(如果你遇到不認同你的同事……)及引導性問題(你有沒有跟主管報告這件事)。改變面談習慣無二法,只有不斷練習及回饋。
3.提問跟進問題:另外,筆者發(fā)現面談的另一大挑戰(zhàn)是跟進問題。由于不知如何跟進,經常搜集到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無法知得應征者到底做了什么的信息,徒然浪費時間。面試主管必須懂得在面試當下快速判斷數據有效與否,并問適當跟進問題。
4.提問動力問題:工作動力可以預測這個人對工作及公司的滿足程度,能有效預測留任率。若要探知一個人的工作動力,應該有技巧地提問過往的工作經驗。
----情境模擬:行為面試搜集的是過去的行為資料。當應征者無工作經驗,或某些能力特別重要,需要另外運用其它工具來綜合評估時,情境模擬可以協助企業(yè)主了解他在未來工作上的反應及表現。應征者須扮演某個公司的主管或特助,并完成任務,或與其它應征者一起參與小組討論,觀察他的積極主動、團隊合作。另外,有些能力較難透過面談得知,例如簡報能力,也會運用情境模擬來得知應征者的能力程度。情境模擬提供一個機會讓應征者展現其技巧,同時「體驗」未來工作的真實情況,增加對未來工作的了解,對日后的留才也會有所幫助。然而技術層次高,耗費資源較多,通常排在甄選流程中較后面的關卡,才會比較符合成本效益。
- 1應該關注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 2怎樣改變習慣?問問自己這十個問題
- 3HR:男和女薪酬差距的秘密
- 4淺析人才流失的財務代價
- 5職場為何少有“暖員工”
- 6財政部定調個稅暫不調整
- 7遼寧省擬安排2萬人見習
- 8企業(yè)團隊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 9職業(yè)生涯,路在何方?
- 10落實績效指標時提前做好三項工作
- 11雇傭人才和培養(yǎng)人才
- 12周鴻祎:馬云很難復制 創(chuàng)業(yè)者要學會悄悄進村
- 13績效考核管理的幾個關鍵點
- 14外企面試人才最注重的五項特質
- 15浙江臺州仙居縣供電局會計因被強提前退休,而狀告人事局
- 16提高HR面試的六大妙招
- 17泛普人力資源軟件終極分享HR管理人員怎么清楚政府戰(zhàn)
- 18成功人力資源經理的12個關鍵原則
- 19面試中七個不能犯的低級錯誤
- 20企業(yè)中“人”的生命周期
- 21東莞200多家企業(yè)推進“機器換人”,節(jié)約人力3.5萬
- 22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
- 23福建為與臺灣進行人才交流搭建平臺
- 24人力資源管理不同職能的分析
- 25人力資源管理協助企業(yè)解決管理痛點
- 26人力資源管理總體活動的成本--效益的測量
- 27提升校園招聘有效性的兩招十式
- 28建筑企業(yè)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舉措
- 29東源董事會董事集體辭職
- 30盤點世界上那些奇葩求職簡歷:HR直呼太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