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用人培訓
朗訊公司張總監(jiān)曾這樣評價過宅急送:“宅急送給我的印象是干部土、員工憨。人家到我們這里來談判是西裝革履,手提電腦;你們來談判是工服便裝,筆墨文夾;人家是操一口流利英語的專業(yè)人士,你們卻是滿口地方音的轉業(yè)軍人。”
其實,在外界看來宅急送還有許多看起來不合時宜、琢磨起來令人費解的東西,宅急送在選用、培育人才方面從不追逐潮流,在同等素質人才面前,企業(yè)選用人才要求的更多的是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
忠誠企業(yè),勝任本職是用人的唯一標準
一個人的學歷、文憑、氣質、談吐自然重要,但因為企業(yè)的需求不同,所以,對人才的判斷和衡量也不同,宅急送選人,寧選勝任本職的初中生,也不選不勝任本職的大學生;宅急送用人,寧用犯過錯誤的人,也不用不忠誠企業(yè)的人。一步一個腳印走上領導崗位的人在宅急送為數不少。不重出身重人品,不重學歷重能力,我非常贊同這幾句話: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yǎng)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才無德,堅決不用。
中層干部的工作就是培養(yǎng)下屬
效益不好的單位,不用問,肯定是管理的問題。管理不好的根本原因,絕對是主管沒有帶好一個班子。
每到一個落后單位,主管總會滿臉愁云地向我訴苦:這個不行呀,那個不行,總之,在他眼里沒有一個可用的人。
是的,下屬都強了,還要你這個主管干嘛!正因為下面常出錯,才需要你去手把手、不厭其煩地傳幫帶,甚至,示范的做幾天。即便下屬照著你的樣子還做不好也是你的問題,你明知下屬不勝任本職,為什么不去調崗換位呢!
假如有三個下屬,一個不行,你應該去教他,兩個不行,你應該反思問題出在哪里,三個不行,就清楚了,肯定是你自己不行。主管的工作不是樣樣去顯能,平時激勵下屬挑擔子,關鍵時候敢伸頭就行。
提高主管的素質等于提高一群人的素質
這條心得是用一個教訓買來的。那時廣州公司剛成立不久,由于公司發(fā)展較快,員工數量急劇增加,員工的素質良莠不齊。為了盡快提高他們的素質,一名副總經理就倉促上任了。數月后,發(fā)現在他身邊聚集了公司內一些沾染惡習,通過細致調查,公司內邪氣上升,正氣下降,甚至波及到了一批骨干和主管,差點斷送了廣州公司的前程。
血的教訓讓我懂得了員工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干部素質的高低。由于員工數量大且自身基礎差,想一下子改變其現狀需要花很大的氣力,也未必奏效。而干部則不同,只要我們在素質培養(yǎng)上稍加指點和引導就能得到提高;員工素質低充其量只是低一個,而干部素質差就會影響一大批。俗話說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主管的素質高,員工不高也會高;主管的素質低,員工素質即使高也無濟于事。
“呵護”不可中斷的“管理鏈”
大家都懂得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服務是企業(yè)經營的終極目標,誰曾想,為客戶直接提供服務的是誰?是幾千名戰(zhàn)斗在第一線的員工。員工為什么要對客戶服務好?多半是管理他們的骨干對他們好。換句話說,員工優(yōu)質服務的動力不是來自于客戶,而是來自于他們的頂頭上司。骨干不呵護員工,員工就不會把熱情傳給客戶。依此類推,骨干得不到經理的呵護,骨干也不會讓員工有好氣受。由此看來,根在老總,老總對直屬呵護好了,這股暖流就能一級一級傳遞下去。前不久,深圳公司一名員工寫的文章坦誠指出:目前公司的這種“呵護鏈”在實際工作中掉了鏈。老總呵護經理還可以,往下就不行了,其呵護功能依次逐漸減弱,中層干部感覺不到呵護,工資水平低,工作壓力大,要想讓他們去呵護員工,唯有給中層干部更多的鼓勵和關照。
此番現狀我深有同感。“倒金字塔管理”、“呵護鏈”這些名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宅急送目前在經理——骨干——員工這幾段鏈上有些問題,究其原因是鏈條的上扣沒有很好地效仿上上扣,致使下扣不能很好地呵護下下扣。
摳成本,摳工資?
在宅急送的成本中,工資部分的確占有很大比重。為什么只要我們說降成本,就有不少人強調摳工資?我想,強調摳工資的人不一定是因為工資占的比重大而提出的,除了工資,摳其他的費用還真有點難。比如摳通訊話費沒有嚴格的制度和管理力度,費用肯定居高不下;汽車修理費、配件、辦公用品的采購與節(jié)約都是得罪人不討好的事。諸如種種,都需要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把成本降下來。而摳工資就簡單多了,一個人少發(fā)100元,100人的公司每月就能摳出1萬元,一年就能摳出12萬元,省時省力又見效。殊不知,工資成本不同于其它成本,它與人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密不可分。每人摳出100元,表面看成本是降低了,可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呢!出幾次大事故,其經濟損失遠遠高于摳下來的成本不說,給企業(yè)帶來的負面影響和隱性損失卻無法估算,更為嚴重的 是,在其它成本沒有充分摳完的前提下,過分強調摳工資,不但現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難以提高,企業(yè)急需的優(yōu)秀人才因工資低也引進不來,其結果把公司眼前和長遠的利益全給傷害了。
通透是最有效的交流
我們在工作中所產生的矛盾和出現的問題,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究其根源均為協調不好,溝通不暢。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干部是關鍵。有些干部常常把生活中的隱私保護帶到工作中來,與上級交流躲躲閃閃,與同級交流真真假假,與下級就沒有了交流。其具體表現有三:
一是不敢在公司內部公布手機號碼,即使公布了也是三天兩頭換號,住宅電話要是讓員工知道了那可如臨大敵,只要一下班,音訊皆無,要想與其溝通比登天還難。
二是說話吞吐,做事詭秘,與人交流藏藏掖掖的,生怕別人猜透了自己的心思和行蹤。好像不與他人隔一層紙,這交往就不安全似的。
三是高高在上,讓下屬不敢接近,員工只聞其聲,難見其人,不管在什么時候,非得擺出架子不可。
以上種種,雖說是見怪不怪,但認起真來,我們還得努力地去改。我欣賞這樣一句話:“用簡單的思維去面對復雜的問題,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把周圍的人想得那么壞,不要把自己包裹得那以嚴,上級主動開放,下級就好溝通,有了一個通透的環(huán)境,有了一個陽光的性格,有了一個單薄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溝通也會暢通。
成功是平凡工作的重復
小事也就是我們每天剪不斷、理還亂的一些瑣事、煩心事。許多干部不太愿意把精力花在研究處理這些瑣事上。偶爾摳了幾件小事,就指望萬事大吉,一勞永逸,沒有持之以恒、不厭其煩的艱苦作風。小事做不好,給我們正在做的大事會帶來許許多多的麻煩。
例一:財務人員去收款,客人說:“你們還有兩張簽單沒有返回,按協議不能結帳。”財務回來找簽協議的市場部,市場部認為不是協議的問題,簽單不回是業(yè)務操作問題,業(yè)務部認為幾張簽單沒返回不影響我業(yè)務正常操作,在財務看來的大事,業(yè)務看就成了小事。三個部門都不去較真,都指望對方去做小事,其結果可想而知。
仔細想一想,一個結帳的工作做好了可能是一件大事,在做的過程中都是些小事。本來這些小事就不遭人待見,存在于部門邊緣地帶的小事就更沒人做了。
從這一事例中不難看出,各級工作是做了,但只做了一半,大面上的事是落實了,可最后的細節(jié)沒人去把關。有時候,小事雖說做了一百件,就是最終的一件沒做好,前面九十九件小事等于沒有做。
上述舉例只是從表面上、客觀上進行了剖析,說來說去,企業(yè)用人培訓歸根到底三個字“責任心”。無論做什么事,要是責任心沒有了,再嚴的紀律,再好的制度,都無濟于事。
相關內訓課程推薦:
《職位分析、職位評估與人才選用策略》培訓講師:梁雅杰
《如何選、育、用、留人才》培訓講師:婁萌
小編推薦:
企業(yè)如何用人
案例分析:選人、留人、用人
- 1勞動力市場供求均下降,結構性矛盾持續(xù)上升
- 2企業(yè)未完成經營目標,年終獎金不發(fā)放合理嗎?
- 3一名優(yōu)秀HR的四大必備條件
- 4處理“不勝任”員工,完善制度是關鍵
- 5職位形同虛設,HR應該怎么辦?
- 6人力資源管理原則要根據企業(yè)管理來制定
- 7分享關于企業(yè)招聘工作的4個小妙招
- 8公司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7個步驟
- 9崗位評價怎樣進行
- 10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出爐,年工作時間約2200小時
- 11如何留住應屆生?牢記三大法寶!
- 12如何管理80、90后員工?
- 13站在企業(yè)文化的高度選聘人才
- 14當招聘遭遇關系戶,HR怎么處理?
- 15HR技巧之有效的職業(yè)生涯管理
- 16員工管理秘招之HR如何控制加班?
- 172014年招聘人均成本達到3204元,互聯網行業(yè)吸引最大
- 18這4種人不適合做人力資源規(guī)劃建設
- 19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3個關注點
- 20勞動關系管理師是什么
- 21如何在網絡面試中脫穎而出
- 22招聘不能忽視的三大問題
- 23高管招聘的技巧
- 24打造高績效文化,HR不當主角
- 25領導不重視,還沒人指導,HR該如何入門?
- 26提升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捷徑之法
- 27企業(yè)薪酬難題積聚,怎么破解?
- 28企業(yè)用人:潛力與技能誰更重要
- 29HR如何利用微博做好招聘工作?
- 30HR專業(yè)提升:員工孕期員工請假如何做好流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