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對標Lending Club 中國P2P網貸的創(chuàng)新與分化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Lending Club上市,為國內P2P行業(yè)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2014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P2P平臺Lending Club成功登陸紐交所,IPO價格為15美元,上市首日漲幅便高達56%。截止今年1月7日,收盤價為22.88美元,市值近83億美元。

  反觀中國,P2P行業(yè)一直渴望能與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根據清科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中國P2P行業(yè)共有24家公司獲得總額近30億人民幣的融資。其中,陸金所、拍拍貸、點融網等都對上市有所計劃。

  不過,要想在中國復制Lending Club式的成功,中國的淘金者們仍需跨越監(jiān)管、技術、數據等重重阻礙。在此基礎上,國內大眾的投資風險意識依然不夠強,風險承受能力很弱,這也給P2P平臺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教育成本。

  一邊是全球最大P2P平臺上市的示范效應,另一邊是國內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跑路不斷,監(jiān)管不明,規(guī)范不夠。在當下的群雄亂戰(zhàn)中,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與定位,在規(guī)模擴張和資金安全間取得平衡,成了所有P2P創(chuàng)業(yè)者面前的挑戰(zhàn)。

  中國式挑戰(zhàn)

  在P2P平臺“信而富”CEO王征宇看來,Lending Club的上市與高估值為國內P2P行業(yè)帶來了不少啟示。

  首先,Lending Club平臺由技術驅動,采用自動化審批,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第二,Lending Club從美國征信局那里收集數據,數據源相對完整。對于那些信用良好的人,公司采取的是“主動營銷”的方式,即鼓勵其上Lending Club借款,這無形中又降低了風險水平。第三,Lending Club的數據透明公開,這對于人們理解其業(yè)務非常有幫助;最后,平臺自身并不承擔風險,假使貸款出現違約,投資人將獨自承擔投資的損失。這讓Lending Club的財務非常健康。

  相比之下,中國的P2P公司要復制Lending Club的成功路徑,顯得并不容易。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監(jiān)管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對P2P網絡借貸的監(jiān)管主要以證券監(jiān)管為主,P2P平臺必須不斷更新每一筆票據的信息,包括對應貸款的條款、借款人的匿名信息等。而在國內,P2P更接近于網絡上的民間借貸,監(jiān)管部門更關注和限制的是平臺本身的運營狀況。

  有業(yè)內人士稱,P2P平臺說到底是一個中介機構,它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來分析和管理風險,和銀行的管理風險方式有著本質區(qū)別,那些資本金、存貸比的杠桿要求都不應該有。

  然而,“P2P應該如何監(jiān)管,監(jiān)管的尺度如何,目前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王征宇指出。在他看來,P2P行業(yè)的發(fā)展與監(jiān)管在現階段不可能做到完全合拍,“就像為一個嬰兒做衣服,無論怎么做,一段時間后都會不合身。最好的方法是先拿一條毯子裹一下,等嬰兒長大后再量體裁衣?!?o:p>

  與監(jiān)管缺失相應的是征信難題。眾所周知,美國征信局有著完善的系統(tǒng),而中國的信用數據主要掌握在人民銀行手里,尚未對P2P平臺開放;即使央行開放了信用數據,也無法完全滿足互聯(lián)網金融的需求。這種情況下,中國式P2P有著獨特的一面:它們不僅要撮合借貸,還要做之前的征信、評級,還要找資產,再到P2P平臺的搭建。而征信成本的高企,無形中也推高了貸款利率。

  目前,每家P2P公司都有著自己的風險評估模型,這種模型被視為公司的核心機密,不同P2P公司間并不會就風險評估方式進行溝通。換言之,由于分析方法不同,同一筆貸款標的,在不同的P2P平臺上所獲得的風險評級并不相同。

  “這種不公開、不溝通的方式其實不利于行業(yè)的發(fā)展,大家并沒有合力來降低貸款的風險。”王征宇稱。盡管已經有不少P2P平臺提出要共享“黑名單”,“但這種方式更像是一種事后的防范,溝通的關鍵應該是在事前規(guī)避風險。”

  在此基礎上,各家P2P公司的風險指標、逾期率計算方式也不盡相同,這使得外界很難對各個平臺有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

  事實上,國內P2P行業(yè)眼下普遍存在著一種生存危機,各家平臺既要擴張規(guī)模,又要降低風險。加上相關規(guī)范文件并未出臺,也導致了各個平臺的透明度、規(guī)范度都不夠。

  進一步說,不少P2P網站正處于一種“糾結”的狀態(tài)因為一旦達不到規(guī)模就可能倒閉,想做規(guī)模卻無法獲得足夠的征信數據,只能通過擔保、資金池來吸引投資人,從而碰到監(jiān)管紅線。

  目前,一些P2P平臺已經“走出糾結”做大了,但仍有一大批平臺處于不大不小的尷尬中。從這個角度看,如何有效地監(jiān)管這個新興行業(yè),成了擺在監(jiān)管層和所有從業(yè)者面前的挑戰(zhàn)。

  創(chuàng)新與分化

  事實上,P2P平臺對傳統(tǒng)金融領域的沖擊不言而喻。它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業(yè)務模式,讓大眾有了新的理財方式,并且運用大數據等各種技術手段來完成信用分析??梢哉f,互聯(lián)網的技術、工具和思維,改變了傳統(tǒng)金融業(yè)的數據來源和信用評估思路。

  通常,P2P平臺會根據用戶提交的資料及其在網絡上的行為記錄,將客戶分為若干個群體,并為其制定相應的貸款利率。除了了解借款申請人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收入、負債等基本情況外,P2P平臺還會觀察用戶在社交網絡上的留言情況。將單個申請人的幾百上千個特征信息代入風險模型后,網站就能計算出借款人的信用等級。

  具體說來,在大數據分析中,P2P平臺面對的是從網上抓取的大量非結構化數據,如社交網絡的評論、用戶上傳的音視頻等。這些數據散落在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眾多的數據格式中,其中蘊藏的價值需要深度計算才可以分析出來。這就需要通過機器學習,將這些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

  以宜信金融為例,公司會給系統(tǒng)預設一些規(guī)則引擎,引導系統(tǒng)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斷和決策。這些基礎規(guī)則是基于現有的數據和經驗生成的。比如,沒有收入的人會被直接排除在借款人群之外。在此基礎上,一旦充入大量新數據,這些既有規(guī)則引擎又會發(fā)生變化。無論是修正現有規(guī)則還是獲得新的規(guī)則,都需要通過機器學習來完成。

  就信而富來說,公司正嘗試著從各種信息緯度中提煉價值,建立起一套自動化的授信決策機制。據悉,公司的自動化授信決策引擎,所依據的主要是三個緯度:首先,借款人在給定的一段時間內,還款的可能性是多少。第二,這個申請從根本上來說,有多大可能性是假的。第三,這筆借款預測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是多少。通俗來講,就是借款人借到錢后,可以為出借人貢獻多少收入。在將上千個數據緯度進行各種各樣的匯總后,信而富可以完整地展現申請人在各個時間點的行為特征,并由此為貸款申請自動打分。

  但不得不說,國內不同P2P公司間的技術水平大相徑庭。王征宇坦言,“有些P2P后臺的技術水平非常低,用excel表格就打發(fā)了。也有些平臺具有很強的數據分析能力?!背思夹g外,無論是資金實力、風控還是商業(yè)模式,國內P2P的兩極分化已十分嚴重。

  其中,一類P2P的資源非常雄厚,如陸金所;另一類P2P則“還沒有想得太明白。”這類P2P平臺中有很多是從其他行業(yè)轉型的,譬如商貿公司、典當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等。在此基礎上,不同P2P平臺的客戶分布和借貸額度也大不相同。面向中小企業(yè)和小微企業(yè)的P2P,其平臺上標的的融資額大多為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而針對個人的P2P,平臺上標的的融資額通常只有幾百元到幾萬元。

  這兩種不同類型P2P的運營方式完全不同。個人借貸需要借助信用評分,而這種評分會更多地依賴自動化的技術手段。企業(yè)信貸則需要評級,這種評級大多由專業(yè)化的審批人士完成。眼下,大部分平臺更傾向于做企業(yè)融資,因其為平臺帶來的手續(xù)費收入更為可觀,運營效率更高。但面向個人的P2P,更能夠分散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如何分化,P2P行業(yè)的洗牌勢在必行。畢竟,P2P分食的是傳統(tǒng)銀行不碰的縫隙市場,而眼下P2P公司比銀行還多。從這個角度看,隨著P2P公司的全國擴張,新一輪的淘汰與整合近在眼前。

發(fā)布:2007-03-13 10:36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軟件產品
聯(lián)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