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整合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本文結合教學案例從信息技術的交互性、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信息技術資源的豐富性方面闡述了與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有效整合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10-0064-02

 

    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從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的需要出發(fā),確定哪些環(huán)節(jié),哪些教學內容適合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并選用合適的軟件,創(chuàng)造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中的輔助教學,達到優(yōu)化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的交互性,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1.人機交互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顯著特點,多媒體計算機可以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圖文聲色并茂的、感染力強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于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因而形成學習動機。

  課堂操練是《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用 Authorware制成課件,學生可直接在電腦平臺的學生端上演練,選擇正確答案。若答對了,窗口立即彈出激勵性文字:“你答對了,真了不起!”。若答錯了,窗口馬上顯示“你答錯了,請再試一次!”,這樣,學生像在玩游戲一樣,學生學習興趣濃,效率高。

  2.人機交互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學的內容的深淺,來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作業(yè)。

  《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課,特別適合人機交互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制作這類課件時,從前置知識復習,精選案例講解,到解決實際問題,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設置成不同的層次。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性地進入相應層次,當然還有機會進入高一層次。這種交互性所提供多種的主動參與活動,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信息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見(視覺)、聽得著(聽覺),還能用手操作(觸覺)。同時信息技術的豐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動性、可控性、參與性大大強化這種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

  1.化無形為有形?!队變航逃睦韺W》教學中很多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把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歸納,將知識穿成串、連成網(wǎng),使之系統(tǒng)化。熟悉幾何畫板、CAD的教師,無一例外會用幾何畫板、CAD把所學內容繪制知識流程圖或思維導圖,鼠標一動,圖形立現(xiàn),效果相當好。這種有形的圖形是十分系統(tǒng)的、清晰的,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和鞏固。

  2.化抽象為直觀。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中的概念、觀點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幾乎被動地從教師那里接受概念、觀點,只有靠強化記憶來掌握概念、觀點的共性和本質特征。如在講授“什么是情緒與情感?”這個內容時,根據(jù)教材內容的需要,教師可事先設計四個(喜、怒、哀、懼)Flash動畫,或借助QQ系統(tǒng)中的表情圖片。并根據(jù)直觀畫面進行生動地講解(或學生即興表演)。

  3.化靜止為運動。運動的圖畫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腦視覺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強烈的印象。如在講授“幼兒情緒情感的特點”時,可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幼兒情緒與情感控制力差。

4.化繁瑣為簡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即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講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三大學習理論”時,把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的各項比較項目:理論代表人物、來自國家、實驗名稱和理論觀點,輸入 Excel表格;或用CAD設計各項比較項目,然后進行排列。這樣,一目了然,既方便學生對比學習,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以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信息技術的豐富資源,能為《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所需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能創(chuàng)設、模擬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問題、多角度理解問題的機會,開闊學生對知識探索的視野。比如在講授“什么是性格?”這個內容時,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進入問題情景階段,教師投影視頻片段“西游記”,把學生引進一個鮮活的情境之中,并提出探究問題:“西游記中的人物(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們去西天取經(jīng)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第二階段為實踐體驗階段,學生利用校園網(wǎng)資源,搜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雷鋒、守株待兔中的農(nóng)夫、紅樓夢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四個人物形象等等),在教師的啟引下,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探究性格的表現(xiàn)形式,并進行總結和歸納。第三階段為表達交流階段,每組學生把探究成果貼在“我的發(fā)現(xiàn)”網(wǎng)頁、博客中,互相交流、對比、歸納。這樣,課堂氣氛頓時高漲起來,學生經(jīng)過設計、復制、粘貼、組合 ,在“我的發(fā)現(xiàn)”網(wǎng)頁、博客中列舉出性格的表現(xiàn)形式。這樣,學生對“什么是性格”就能更好理解和鞏固了。

  
  當然,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并非強調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計算機輔助教學。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只有巧借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異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機整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優(yōu)化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朱永海.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的三個層次[J].中國遠程教育,2009(3).

 ?。?]郭志勇.信息技術與中職德育課程整合的途徑及問題探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

發(fā)布:2007-04-08 11:3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