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項目管理過程之計劃和預算(4)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進度和資源計劃  
進度計劃的作用是將工作安排反映到日歷上,它不僅規(guī)定整個項目以及各階段的起止日期,還具體規(guī)定了所有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日期。常用描述進度計劃的工具有甘特圖和時間表: 
1) 甘特圖又稱為“Gantt Chart”或“Bar Chart”,用橫軸表示時間刻度,縱軸表示活動,而用一條“橫條”表示該活動的起始和結束時間。傳統(tǒng)的甘特圖不能表示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現(xiàn)在一些工具(如MS Project)可以用橫條之間的箭頭表示活動的依賴關系。甘特圖的特點是直觀性強,缺點是一旦改變進度安排整個圖形的形狀就改變了,必須重新繪制。 
2) 時間表一般配合網絡圖使用。網絡圖描述任務間依賴關系,而時間表記錄每項活動的“計劃開始時間”、“計劃結束時間”、“實際開始時間”和“實際結束時間”。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是修改方便,可以直接記錄最新狀態(tài)并進行重新推算;但缺點是直觀性較差。制定進度計劃時一般要考慮以下因素: 
1) 活動間約束關系。如前文介紹的網絡圖描述的那樣,項目中的活動之間存在各種依賴關系,一些活動必須在某些活動完成后才能進行。因此進度計劃首先要按依賴關系安排工作時間,這也是為什么進度計劃要在活動排序后進行的原因。 
2) 活動適合的啟動時間。對于那些有浮動時間的活動,可以分析一下是適合越早開始越好,還是最遲開始越好。一般我們總感覺越早把事做完越放心,但從成本和質量等角度看問題時未必如此,比如培訓,早早完成后過一段時間員工就忘記了,效果并不好。 
3) 平衡資源配置。當考慮到資源條件時(如資源沖突)有些活動可能無法按期完成,因此制定進度計劃時最好同時考慮資源情況??梢詸z查是否能滿足活動的資源分配,如不滿足則考慮增加資源或修改進度,并不斷反復調整。 
制定進度計劃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計劃工期大于客戶實際要求工期,這時就需要進行進度調整來壓縮總體工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縮短關鍵路徑上的活動工期。具體做法增加投入的資源,或使用經驗豐富的人員,當然這往往帶來成本的上升。另外要注意的是,增加投入資源不僅會增加溝通協(xié)調的工作量,而且受物理條件的限制資源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工期不再縮短;如果使用經驗豐富的人員,則尋找和解決資源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2) 活動并行工作。通過仔細分解一些活動,可能發(fā)現(xiàn)部分內容可以進行。在軟件開發(fā)項目中,如果模塊劃分得比較合理,可以在模塊級采用設計、編碼并行的方式;但這種方式會增加管理難度和工作量; 
3) 消除活動依賴關系。對于一些特定活動,可以通過重新劃分或排序的方式消除依賴關系,比如軟件設計中往往先開發(fā)公用模塊,然后再做應用開發(fā)。如果犧牲可維護性,也可以各應用模塊分頭開發(fā);這可能導致高成本和高風險,并因重復的工作而增加工作量,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 
下面再討論一下資源配置的基本方法。對資源的需求量可以參考甘特圖計算。如圖1所示,對每項活動,根據估算出的總工作量和活動工期進行分配,確定在活動工期內每周應投入的工作量,縱向累加所有活動的投影可以得到資源的直方圖,直方圖描述了項目單位時間內對資源的需求量。 
制定進度計劃的過程中就可以進行資源配置,而資源配置應該盡量保證直方圖的形狀比較平滑,這樣一個項目組中的人員相對穩(wěn)定,并且工作量也比較飽滿;如果直方圖參差不齊,則可能造成人員閑置、差旅費用增加等問題,特別是如果項目組人員不穩(wěn)定還可能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平衡資源配置的具體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在浮動時間內調節(jié)活動的開始和結束時間;調節(jié)活動的資源投入方式(可以先投入少些,中期投入多些,首尾投入少些);調節(jié)投入的資源量,僅保證在浮動時間內完成活動即可。 
預算 
預算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話題,這里不詳細討論,只介紹一下大概的過程和思路。項目預算過程其實可以分成估算和預算兩大部分。估算的目的是估計項目的總成本和誤差范圍,而預算則是將項目的總成本分配到各工作項中去。 
估算內容包括人工成本、費用、設備、原材料、勞務和外包成本等。在 IT項目中,人工成本占相當大比例,可以根據各類人員的成本單價和投入工作量進行計算,但實際上這是最難準確估算的部分。目前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專家估算(Delphi法)、類比估算(根據以前類似項目的實際成本作為當前項目的估算依據)、參數模型(根據項目特征,用數學模型來預測項目的成本)。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如果歷史數據比較豐富,類比估算法相對比較準確。 
成本預算是在確定總體成本后的分解過程。分解主要是做兩個方面工作:一是按工作包分攤成本。這樣可以對照檢查每項工作的成本,出現(xiàn)偏差時可以確定是哪項工作出了問題;二是按工期時段分攤成本,將預算成本分攤到工期的各個時段,可以確定在未來某個時點累計應該花費的成本(可以用S曲線表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任何時間檢查偏差,并評價成本績效,避免“只要不超TBC就沒問題”的誤解。 
發(fā)布:2007-02-28 09:5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成本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tǒng) 固定資產軟件 成本管理軟件 出納管理軟件 預算軟件 預算管理軟件 會計管理系統(tǒng) e會計財務軟件 積分卡管理系統(tǒng) 發(fā)票管理系統(tǒng) 報價管理系統(tǒng) 免費資產管理系統(tǒng) 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免費 免費固定資產軟件 資產管理軟件下載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tǒng)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