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電子文檔管理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文檔管理軟件 > 電子文檔管理系統(tǒng)

有關知識等問題的一些看法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宋圭武

------答價值中國網編輯記者洪麗萍女士問

洪麗萍:現(xiàn)在,對“知識”的研究在中國真正成為了一門顯學,您怎么界定“知識”?

宋圭武:目前關于“知識”的界定有多種,但我個人更傾向于認為“知識”是一種人類對社會和自然進行探索的概念表達。知識與信息應當是不同的范疇。對特定的主體而言,知識體現(xiàn)的是一種對客觀世界內在規(guī)律的一種把握,當然這種把握也可能是一種錯誤的把握。而信息是知識的一種外現(xiàn)形式,是知識借以存在的一種載體。知識相對于信息而言,知識具有本原性和內在性,信息具有次生性和外在性。

洪麗萍:托夫勒說,當前世界處于第三次浪潮時期,也就是信息化時代。在第二工業(yè)化時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哪種知識?而在信息化時代哪種知識會占主流?知識的生產方式將產生哪些變化?

宋圭武: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是決定一切的最基本變量。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階段,必然要求不同的知識體系與之相適應。在農業(yè)文明時代,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應當是與農業(yè)發(fā)展有關的知識體系。在工業(yè)文明時代,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知識體系應當是與工業(yè)文明發(fā)展相適應的知識體系。在信息化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我認為占主流的知識體系應當是高科技知識。相應知識的生產方式主要有這樣一些變化:一是知識生產體系的分工會進一步深化,這是提高知識生產效率的必然要求。二是知識生產的國際化會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三是知識生產的規(guī)范體系會得到加強。知識不僅是力量,而且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對社會發(fā)展具有兩面性,它既可體現(xiàn)為一種建設力,也可體現(xiàn)為一種破壞力。在知識越來越體現(xiàn)重要性的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生產體系的規(guī)范管理尤顯重要。四是知識人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農業(yè)文明時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所以土地所有者處于社會的權力中心。在工業(yè)文明時代,資本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所以資本所有者處于社會的權力中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所以知識所有者將會處于社會權力的中心。

洪麗萍:福軻說:“知識就是權力!”;而在中國傳統(tǒng)思維中,知識擁有者(多“文人墨客”)皆崇高。但改革開放下的中國,知識正扮演著“生產要素”角色。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與人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相比,有哪些新特點?

宋圭武:知識對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是眾多共知的。但知識畢竟是由人來創(chuàng)造和運用的,而每一個人又都是現(xiàn)實和具體的,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人類的一般特性。

知識人也是“經濟人”。“經濟人”假設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前提,這里主要是針對經濟市場上的主體而言的。公共選擇學派將“經濟人”范式拓展到政治市場,指出政治市場的主體,如政治家等,也是“經濟人”。個人參與政治活動的目的也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其行為也是以成本——收益分析為依據(jù)。這種對人性前提的有效拓展使經濟學和政治學的研究更加深入。這里本人認為,在知識市場上,包括知識活動的各個方面,也都是由與在經濟市場上和政治市場上一樣性質的人來進行的,所以,知識市場的主體――知識人也具有“經濟人”的一般特點。由于知識的崇高性,人們可能會很自然的推演到知識人也是“圣徒”。其實,知識與知識人是兩會事,二者并不等同。知識是知識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工具,所以,知識的崇高并不等于知識人的崇高。另外,知識與道德也是兩個不同范疇,所以,知識人也不等于是道德人,有知識并不等于有道德。一般而言,知識人從事知識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其效用函數(shù)值的最大化。知識人也時時在進行著成本——收益分析,在每一次的行動中,算計著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這里,知識人的收益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一般不同的主體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數(shù),但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是所有主體的共性。

知識要素的主要特點是:一是知識具有權力性。知識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從絕對的意義上來講,知識就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成果的總和。從相對的意義上來講,知識就是一種信息不對稱。你有我無,我對你就是學習,你對我就是傳授知識。分工制度的深化,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據(jù)有局部知識的專家們,別人請他們運用知識,其實質就是請他們運用權力。在這情況下,就有個權力如何運用的問題,弄不好,就會存在權力的濫用。當然,知識權力相對于行政權力等而言,只能是一種軟權力,但這種軟權力對社會的殺傷力不僅是巨大的,而且是持久的。二是對知識產品的收益測定十分困難。由于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投入是一種無形收入,所以,測定知識在產品中的貢獻就十分困難,從而為知識分配制度的建設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知識人一般會傾向于高估知識產品的價值。每一個知識人都會說:知識是無價之寶。三是由于知識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在現(xiàn)實中對知識的需求度一般會過知識的供給度。按照經濟學一般原理,當需求超過供給時,需求者剩余會減少,而生產者剩余會增加。所以,隨著知識經濟和知識社會的到來,知識人會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jù)越來越主動的位置。農業(yè)社會的不均衡表現(xiàn)為土地所有者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工業(yè)社會的不均衡表現(xiàn)為資本所有者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知識社會的不均衡很可能就是因為知識所有者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而造成的。這里的優(yōu)勢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所有者在利益分配上的優(yōu)勢,其原因就在于所有者的要素在社會經濟系統(tǒng)中處于核心位置。


 

發(fā)布:2007-03-21 15:3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