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備份大型數據庫時將會出現的問題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文章來源:泛普軟件

根據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提供的一份資料數據顯示,目前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商業(yè)數據并不是文件,而是關系數據庫的管理系統(tǒng)中所包含的數據塊。凡是從事過數據備份/容災恢復類工作的人,都知道“將數據庫——特別是大型數據庫——備份到磁帶庫中、然后再復原磁帶上的文件備份”是一個多么復雜的過程。

所以,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分析報告,人們或許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氣,由于文件元數據在數據庫上保存?zhèn)浞?,系統(tǒng)可以通過數據庫中的文件元數據恢復文件。對于普通數據塊損壞,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讓磁頭跳過壞塊重新定位,讀取其他數據塊到硬盤中。不過,即使如此,仍然有部分數據庫備份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比如說:假設一個體積超過單盤磁帶容量數倍的大型數據庫,如果用磁帶來做備份,那么,在備份過程中就需要人為干預進行換帶操作,如果換帶不及時,很容易造成數據流失,而且,即使在實驗室理想條件下,磁帶每小時可備份的數據量最多也只能達到2TB,倘若這個數據庫有好幾個TB的話,單單制作一個備份就需要好幾個小時,這豈不是太費時間了嗎?擁有這樣一個大型數據庫的企業(yè),如果需要制作備份的話,是不是只能象服務供應商建議的那樣,只能選擇“磁盤到磁盤”存儲方案、鏡像存儲方案,或者是SAN存儲區(qū)域網絡系統(tǒng)呢?大型數據庫的出現,是不是徹底地否決了“備份窗口”存在的意義了呢?(注:一個備份窗口指的是“完成一次給定備份所需的時間”。這個備份窗口的長短,是由需要備份數據的總量和處理數據的網絡構架的速度來決定。)因為,將大型數據庫內的數據拷貝到磁帶或磁盤上的這段時間內,數據庫將處于持續(xù)鎖定的狀態(tài),對于某些企業(yè)用戶來說,備份窗口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它們可以在非工作時間來進行備份。不過,隨著數據容量的增加,完成備份所需時間也會增加,久而久之,備份就將占用工作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在制作備份的過程中,用戶將無法訪問數據庫。現在的許多公司都沒有所謂的非工作時間——他們需要24x7 的網絡訪問能力,這樣留下的備份窗口就非常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好在這些問題終于引起了存儲服務供應商們的高度重視,“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簡稱ILM)的管理概念隨之誕生了。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底,EMC Corporation派出專人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坎貝爾,與OuterBay Technologies公司私下進行接洽,而后又將甲骨文(Oracle)公司列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尋求可將大型數據庫內的數據信息加以分類的工具和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數據庫內一些不會再做變更的舊數據轉移到第二級存儲磁盤平臺上。
 
數據庫內的參考數據

近年來EMC一直活動頻繁,比如說上文中曾提到的,與OuterBay Technologies和甲骨文的合作。EMC對于擴大公司的社交和業(yè)務網絡,有著自己的一套“參考數據”理論:人類社會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每個人都是其中的數據項,有一些經常被訪問但很少做修改的數據,就應該一直放在網絡上,供其它人查詢和參考。但是,如果將這些數據一直擺放在主機上,在價值不菲的高性能存儲平臺上占用了一大塊空間,顯然是很不經濟的。

目前,EMC正在尋求一套可將“參考數據”理論應用于大型數據庫管理的方法,并在該理論的基礎之上發(fā)展出一套容災恢復和業(yè)務可持性計劃供應商們多年來一直在摸索的支持策略。它的核心原理其實非常簡單:當需要備份的數據庫體積太大時,它的大部分數據(即:不會改變的數據)也許將無法預存入系統(tǒng)的恢復中心內。如果備份過程突然中斷,磁帶上預存的數據就會被加載到磁盤上,然后由IT部門的人送往緊急恢復中心或熱站(hot site)。采用數據隔離和預存相結合的方法,災難恢復中心的職員將會帶上數據庫中被更改部分的數據文件備份,趕往熱站,然后再將這部分數據記錄加入到此時已經被修復了的存放未改變數據或參考數據的數據庫內。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迅速實現容災恢復。

可以預見得到,這套方案一旦推出,一定會吸引那些已投資購買了磁帶存儲產品的企業(yè)用戶,它們之所以一直沒有更新存儲設備,大概是覺得鏡像存儲的投資太大了,不劃算。而且,該方案肯定會被StorageTek、Quantum、ADIC、Overland、Sony、Breece Hill、Spectra Logic等諸多磁帶庫生產廠商采用,因為它可以增加硬件的附加值,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目前,業(yè)內人士唯一的擔憂是:EMC和其它存儲廠商現在正在研發(fā)的“將數據庫中的‘參考數據’單獨分離出來”的支持技術具有多高的可行性?能否充分體現數據庫的“唯一性”和“差異性”優(yōu)勢。答案只是:也許。

來源:techtarget

發(fā)布:2007-04-22 10:2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泛普哈爾濱OA快博其他應用

哈爾濱OA軟件 哈爾濱OA新聞動態(tài) 哈爾濱OA管理信息化 哈爾濱OA快博 哈爾濱OA軟件行業(yè)資訊 哈爾濱軟件開發(fā)公司 哈爾濱門禁系統(tǒng) 哈爾濱物業(yè)管理軟件 哈爾濱倉庫管理軟件 哈爾濱餐飲管理軟件 哈爾濱網站建設公司